一、等音程就是一个音程的上方音或下方音变成他的等音。音响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二、除增四减五外、不属于自然音程的音程,称为变化音程。变化音程包括除三全音(即增四减五)以外的全部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
四、在自然调式中,无法形成除三全音(即增四减五)以外的全部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所以引入了变化音程的概念,用升降记号,来调整自然音程,以达到将自然音程转变为变化音程目的,变化性从这体现,因此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
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叫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可分为三种:
A.声音完全合一的纯一度和几乎完全合一的八度是极完全协和音程。
B.声音相当融合的纯五度和纯四度是完全协和音程。
C.不很融合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是不完全协和音程。
这是减三度。
减音程增加半音就是小音程,小音程再增加半音就是大音程,大音程再增加半音就是增音程。
比如现在这个减音程(减三度):升G-降B。先把它增加半音,得到G-降B或升G-B,这俩都是小三度。
要想把升G-降B这个减音程变成大音程,则需要升高两次半音,即升高一个全音,得到降G-降B或升G-升B,这俩都是大三度。
要想把升G-降B这个减音程变成增音程,则需要升高三次半音,即升高三个半音(即1.5个全音),得到降G-升B或升G-重升B,这俩都是增三度。
当然,我上面说的方法只是举例,其实答案很多,例如变成大音程的话也可以是G-B,等等。我之前说的那三对答案都是在只动俩音中的一个音的前提下。
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再问我。
单音程转位后既可为单音程也可为复音程;复音程转位后既可为单音程也可为复音程。因为可以在一个八度或几个八度内移动 a—b1的转位有很多种 原位音程与转位音程的度数相加之和为“九”。其转位公式为:“9-原位音程=转位音程”。
a—b1我们可以把它看作7+2的一个大二度 那么他的转位可以是b1—a2、B—a这样的小七度单音程 也可以让一个音在不知一个八度内移动再次成为复音程, 但是切记:像a—b这样是不可以的,因为根音和冠音的关系没有改变
三全音是音程增四度减五度,这两个音程都包含三个全音,音数为3,是近距离的不协和音程。三全音音程的声响特性极度的不安定、诡异。音乐之父巴赫用魔鬼、地狱、痛苦、销魂等来形容,因此三全音又被称为“魔鬼音程”。
几个世纪以来大多数作曲家都尽量避免使用这一音程。在古典乐中,三全音的确比较少见,但是并不代表被禁用。比如在卡米尔·圣桑的《骷髅之舞》(又称《死神之舞》)中,小提琴独奏大量使用三全音,营造出诡异、恐怖的气氛。除了《骷髅之舞》外,伦纳德·伯恩斯坦的《西区故事》中也有三全音出现。
五度音程中有纯五度音程,并且还有减五度音程和增五度音程。
纯五度音程是:音数为3又2分之1的的五度音程称之为纯五度,如C-G,D-A,E-B,bB-F,B-F#,F#-C#,bC-bG等就是纯五度。
减五度音程:音数为3的音程为减五度。
如:#fa到do,包含#fa sol (1/2)、sol la (1)、la si (1)、si do(1/2),音数为3,为减五度。自然大调的七级音到上方四级音之间,就是减五度音程。自然小调的二级音到六级音之间是减五度音程关系。
增五度音程:音数为4、度数为5的音程叫增五度,例如C-升G。
两个音程孤立起来听时,具有同样的声音效果,但在乐曲中的意义和写法不同,这样的音程叫做等音程。等音程是由于等音变化而产生的。它有两类:
(1)音程中的两个音不因为等音变化而更改音程的级数。
(2)由于等音变化而更改音程的级数。由此可知,每个自然音程(三全音除外),也就是最简单的和使用最多的音程,它们的等音程是某种增减音程
唢呐多按筒音的音高(以第三孔的音高作为调名)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凡筒音在#f1以上的均为高音唢呐,在#f~f‘1之间的为中音唢呐,在f以下的为低音唢呐。如筒音为a1的唢呐,就叫D调高音唢呐,筒音为a的唢呐,则叫D调中音唢呐。 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十七度音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尔使用,但很难吹出)。现代改良的加键唢呐,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常用音域一般为十八度音。 D调高音唢呐用高音谱表按实际音高记谱。它的总音域为a(1)-b(3),乐队中的常用音域为a(1)-d(3)。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
特性音程是指在和声大小调式中特有的音程,共有四个:增二度、减七度、增五度、减四度。
在和声调式中,由于和声大调第六级相较于自然大调第六级降低了一个半音,和声小调第七级相较于自然小调第七级升高了一个半音,因而产生了自然大、小调中没有的增二度、增五度、减四度、减七度。这四种音程为和声调式所特有,所以叫做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
音程,代表了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也可以看作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当你需要判断两个音的时候,首先不需要考虑大小增减纯之类的,例如E到B,我们在键盘上数一下,EFGAB,正好五个所以就是5度,接着数一下七个半音,所以是纯五度(为什么是纯五度后面会讲)
接着我们可以看看E到C,有的同学会告诉我,大三度,对了一半,因为C到E的确大三度,但是E到C相当于是从E到了下一个八度的C,所以我们延长键盘,在数一下,EFGABC,六个耶( •̀ ω •́ ),所以就是6度,判断大小增减纯这里有小技巧,(我们都会知道C到A是大六度,C到A包含了一个E-F 也就是半音,但是E到C之间包含了两组半音呀,所以就从大掉到了小,变成小六度。)这段话如果朋友们看不懂,请告诉我,我重新组织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