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才子排名?

时间:2025-03-29 12:12 人气:0 编辑:招聘街

一、清朝大才子排名?

排名第一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初著名大词人。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价他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著有《侧帽集》、《饮水词》。清代的四大才子,除了纳兰容若和纪昀,最后两个你一定不知道。

第二位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他博古通今,曾用十几年时间总纂完成了巨著《四库全书》。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清代的四大才子,除了纳兰容若和纪昀,最后两个你一定不知道。

排名三周渔湟,清代大学士,主编康熙字典,号称清朝第一才子。清代的四大才子,除了纳兰容若和纪昀,最后两个你一定不知道。

排名四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是清代诗人,也是一位诗论家。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

二、清朝三大太监?

安德海

1861年,咸丰皇帝病死在承德行宫,临死前命皇长子载淳继承皇位,同时为了避免慈禧干政,任命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弼幼主,主持政务,慈禧为了除掉这八大顾命大臣,就派自己的心腹太监安德海跑回了北京,将夺权阴谋告诉恭亲王奕訢,最终慈禧顺利的发动了辛酉政变,除掉了八大顾命大臣,成功的夺权,安德海因此受到了慈禧的宠爱,安德海得势后飞扬跋扈,同治八年(1869),安德海借着同治皇帝大婚出宫敛财,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抓获,慈禧向丁宝桢求情都没能保住安德海的性命,在8月7日将安德海斩首于济南。

李莲英

李莲英是陪伴慈禧最久的太监,他一共陪伴了慈禧五十三年,慈禧死后百日,李莲英也以自己年龄大为借口,离开了皇宫,开始过起了隐退的生活,关于他的死,至今是个未解的谜团,因为李莲英的死太过于突然,1966年,人们挖开李莲英的坟墓,发现他有头无身子,民间也有传言说李莲英是被人暗杀的,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最终落得这样的结局,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小德张

小德张是大清朝的最后一位太监总管,他也是个苦孩子出身,因为受到表哥的嘲笑,立志要为家里赚好多的钱,就用镰刀自宫,当了太监,李莲英老了以后,慈禧需要一个年轻的太监为他办事,小德张因为唱的一口好戏,被慈禧看中,在慈禧西逃的时候,小德张是一路相伴,回到北京后升任御膳房掌案,三品顶戴,慈禧死后没几年,清朝就灭亡了,小德张被迫出宫,因为在宫内当差的时候,贪污下了巨大的财富,出宫后日子倒也过的痛快,还娶了几房女人,建国后,小德张参加了资本主义改造,最后沦为街头卖煎饼果子的小贩,直到1957病死。

三、大清朝代顺序名称?

努尔哈赤,年号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皇太极,年号天聪、崇德,1627年登基,在位10年。福临,年号顺治,1644年登基,在位18年。玄烨,年号康熙,1662年登基,在位61年。胤禛,年号雍正,1723年登基,在位13年。

弘历,年号乾隆,1736年登基,在位60年。颙琰,年号嘉庆,1796年登基,在位25年。旻宁,年号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奕詝,年号咸丰,1851年登基,在位11年。载淳,年号同治,1862年登基,在位13年。载恬,年号光绪,1875年登基,在位34年。溥仪,年号宣统,1909年登基,在位3年。

四、清朝大太监有哪些?

吴良辅:吴良辅,清朝顺治朝太监,受到顺治帝的宠幸,因而专权把持朝政,顺治15年时,发生宦官与官员贿赂勾结的案件,吴良辅牵涉其中,但顺治帝袒护他而未依照他自己所订禁宦官干政的谕令处罚,但顺治帝逝世后,即于康熙元年由孝庄皇太后下旨依“变易祖宗制度”之罪被处死刑。有说在董鄂妃死后顺治帝叫他最宠任的内监即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市广安门内法源寺削发,他本人也曾亲自前往观看过。

苏培盛:苏培盛,清代恩济庄一地埋葬的有墓碑并留下拓片的清代太监之一,康熙十二年九月廿三日生,乾隆十二年七月十二日卒,顺天府大兴县人,官职为宫殿监督领侍。 清宫造办处档案有记载:雍正藩邸近侍,深得宠信,破例获赏当铺。甚至于庄亲王、弘历(后登基为乾隆皇帝)、弘昼等人前颇为不敬,为雍正帝所斥。雍正元年正月十七日时任懋勤殿首领太监,雍正五年八月廿二日记载中的官职变为副总管太监,此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直到雍正驾崩,官职都是总管太监。

安德海: 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直隶南皮(河北省南皮县)人。他在八九岁时净身,进宫后在咸丰帝身边为御前太监。由于安德海聪明伶俐,善于奉承,他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好感。咸丰死后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干预朝政,打压恭亲王等。同治八年,他奉慈禧之命,到江南采办服饰,走到山东地方,被巡抚丁宝桢擒获处决。李莲英:清朝后继安德海另一当权太监。

李莲英: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安德海事件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莲英成功的秘诀吧

五、清朝尚书满汉谁大?

女真入主中原之后,重满抑汉一直为清帝所秉持的。六部都设有满汉大臣,虽官职相同,但权力却是不平衡的,都以满大臣为主,这是一种制度。

六、清朝三大织造排名?

江宁织造、姑苏织造与杭州织造并称“江南三织造”。

明朝在南京﹑姑苏和杭州就有织造局,久经停废。清顺治二年规复江宁织造局,杭州局和姑苏局均于顺治四年重修。

八年建立了“买丝招匠”制的运营体系体例,并成为清朝江南三织造局的定制。江南三局重修之初,关于督理织务的织造官员,曾一度袭用明制,差遣织造太监视管。顺治三年改以工部侍郎一员总理织务,遴选外务府郎官办理江宁﹑姑苏﹑杭州三处织造局,名曰织造,实为天子的亲信和线人。三织造局重修时,并非常常保持消费。

康熙七年当前织造始逐渐走上一般的路子。

七、清朝四大总督?

清代总督,一般是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者为从一品,另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辖一至三省。清代地方总督例兼右都御史,加兵部尚书衔。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事、行政大权。

东三省总督的全称“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驻奉天府,管理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宣统二年(1910)兼奉天巡抚事务。 东三省总督因位于大清龙兴之地,故为疆臣之首。

直隶总督的全称是“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雍正二年(1724)设立,管理河北和内蒙部分地区,驻保定。乾隆十四年(1749)兼直隶河道总督(北河河道总督);二十八年(1763)兼直隶巡抚。咸丰三年(1853)兼长芦盐政;同治三年(1864年)加钦差大臣;同治九年(1870)兼北洋通商大臣。

两江总督的全称是“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康熙二十一年(1682)设立,管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驻江宁。道光十一年(1831)兼两淮盐政;同治五年(1866)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

两广总督的全称是“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顺治元年(1644)设两广总督,驻广州,管理广东、广西(含海南),光绪三十一年(1905)兼广东巡抚;两广总督权重于湖广总督。因为两广总督管理广州这一清朝长期的对外口岸,拥有丰厚的税收,在清朝初期的八大总督中仅次于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位列第三。

八、清朝四大疑案?

清宫四大疑案主要是指清朝宫廷中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偷龙换凤这四大疑案。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文祥刺马案最为震惊,后人称之为清末四大奇案。

雍正被刺

  世传清世宗胤禛暴崩的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被刺而死的,振振有词。这一说法究竟可信吗?说来话长,它起因于雍正七年(1729年)曾静、张熙一案。曾静慕明末人吕留良的为人,以排满复明为职志,因遣其徒张熙诡名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劝他为祖先(岳飞)举义,不成,狱兴、辞连吕留良。

  

 世宗严加处治,戮留良尸,留良子葆中,时为编修,亦论斩。传说吕留良有一个幸存的孙女,名叫吕四娘,她的剑术之精,冠绝侪辈,立志要为父祖报仇。后来她潜入宫内,终于刺死了世宗,并把世宗的脑袋割下,提着逃走了。

九、清朝是巡抚大还是按察使大?

清朝的地方官制大致沿袭了明朝的旧制,也作了相应更改。地方上总高是总督,总督管一省或几省,省内设巡抚。虽然巡抚品级比总督低(总督是从一品,巡抚正二品,不过也是有变化的),但总督和巡抚不是隶属关系,地方大员督抚都可以上奏折(此外三品学政也是可以的)。下边是布政使管理民政,按察使管理刑狱,布政使是正三品,按察使是从三品。

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副省级;按察使相当于公安厅长加检察院、法院的省份,是正厅级。

十、大清朝代的排序?

清朝共历经十二帝,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是:

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庆 、清宣宗道光、 清文宗咸丰、清穆宗同治 、清德宗光绪、宣统帝溥仪。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招聘街 滇ICP备2024020316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