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公司我都去过,诺华里面还认识不少人呢!
要看你住什么地方,辉瑞在苏州。诺华在常熟沿江开发区,交通不是很好,但是有班车。
总的说诺华要好点。
不过要看你应聘什么职位了。诺华里有很多科学家级别的人,待遇都是百万年薪的。一般小领导一年也要二三十万。一般员工么也还可以,待遇不低的。
辉瑞、诺华两家公司都是大公司。但是从起步职业发展的角度看,还是推荐辉瑞。因为辉瑞培训、团队、公司系统都比较完善,业内都是有口皆碑的,对于新人来说是最理想的选择。
诺华,即全球医药健康行业跨国企业诺华集团,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35,000名员工。
诺华集团为患者及社会提供创新的医药健康解决方案,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健康需求。诺华集团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涵盖创新专利药、眼科保健、非专利药、消费者保健和疫苗及诊断等多个领域,并在所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分别在北京、上海等地建有四家企业。
辉瑞公司创建于1849年,迄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辉瑞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包括化学药物、生物制剂、疫苗、健康药物等诸多广泛而极具潜力的治疗及健康领域,同时其卓越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辉瑞目前已发展成为在华最大的外资制药企业。辉瑞在中国有约10000多名员工,业务覆盖了全国250余个城市。
这两家随然都是医药企业中拔尖的公司。但综合水平倾向于辉瑞。
瑞士诺华比较正宗。
瑞士的,诺华制药是瑞士的
诺华(Novartis)是一家医药健康公司,成立于1996年,[1]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
2000年,诺华公司股票正式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2010年,诺华公司完成对爱尔康公司的全额收购。
2021年8月20日,2021胡润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诺华以14690亿元人民币价值,位列第40名
据说年薪不低于13、4W。但在北京上海这点待遇就稍微有些低了
是两个公司。1,因为诺华制药和诺华诺德是两家不同的公司,虽然它们的名称中都包含了“诺华”,但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企业实体。2,诺华制药是诺华集团旗下的制药子公司,专注于生产和销售药品,而诺华诺德是诺华集团与丹麦制药公司诺德制药合并后形成的新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和药品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两个公司在业务范围和组织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它们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诺华制药和诺华诺德都是在医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和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诺华制药致力于推动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诺华诺德则在医疗器械和药品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通过创新技术和产品帮助人们更好地治疗和管理疾病。对于药物行业和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它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诺华刀和伽玛刀是两种不同的医疗器械。2 诺华刀是一种基于高强度直线加速器的放射性治疗仪器,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放射治疗,对癌细胞有极高杀伤作用,适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而伽玛刀则基于伽玛射线治疗,可以快速准确地消灭肿瘤细胞。3 诺华刀主要特点是可调节的放射束大小和形状,对目标区域的剂量分布控制更加精细,效果更好;伽玛刀则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较低的副作用,可以用于一些较难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后复发的肿瘤病例,还有一些特殊授权可以治疗大脑瘤、神经胶质瘤等。
2022年5月13日更新
13,关于行业变动
集采,仿制,国谈一定程度上都在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变革。大家都成为了谈集色变的一份子,而对于这样的政策变动,我们是否会有一些比较好的应对措施,以下所有都为个人观念,仅供参考。首先,对于此类政策的基本了解成为了目前代表的基本功,如果对于此类政策都不是很了解,那么你的整个抗冲击能力就已经是非常弱了。如何提升?先关注起来各种公众号的解读,再掌握各种政策的分布网站,如医保局卫健委等国家队网站,充分了解了相关政策,你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决策部分。列如,对于集采产品,该公司有哪些产品,有哪些在研,哪些临床了,3期几个,国外批了几个,这些是否足够了解。依旧举礼来的例子,在度拉糖肽上市的时候即有tirzepatie在研二期,来应对司美上市带来的冲击,同样在胰岛素方面也有周制剂在研,所以对糖尿病团队,即使目前出现了优泌乐的集采风险,但是礼来依旧可以增员然后在广阔的县域市场持续放量。这就是研发给销售的底气,也是一个保证。而至于如何去了解该公司研发管线,一般官网就有,或者墙外看看,基本会比较全,该公司代表也会初步有一些了解,都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这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应对措施,就是防患于未然。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去想好到底在未来几年,你将要面对怎样的一个境地,是被裁,还是继续扩张迎来新产品的上市。而对于仿制是同样的一个策略,去查看整个领域的研发进展,看看国内公司已经到哪一步了,啥时候可以上,一次上几个适应症,这都很重要。总而言之,行业变动就像大浪淘沙,就你是黄沙还是金子。
以下附上最近在看的janssen免疫及肿瘤的一个研发管线,janssen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14,关于双通道
双通道也是在全国各地执行的非常火热,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国家政策,对于我们会有怎样的影响呢。首先,政策影响下,对于我们的列入压力会相对减少一些,一些医院对于双通道的目录不再做筛选,考虑直接执行,或者说在医院的双通道目录筛选下活下来远比直接将产品加入医院的采购目录要简单的多。其次,对于患者来讲,整个双通道的执行使得过往买不到或者只能自费的产品因此可以获得医保,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样对于销量的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说,国家执行的双通道政策是一个利民的政策,那么有没有一些缺点或者说我们需要注意的点呢。当然有的,凡事有利有弊,对于双通道的执行,各地也是政策不一。有的选择直接全部纳入医院双通道目录。要知道,双通道目录跟医院双通道目录可不是一个东西。几乎所有医院对于双通道内的产品目录是会去做一个会议过一下的。那么有的医院还会大幅删减来做未来的预期准备,而有的可能形式会议一下就全部纳入。所以要重点关注产品是否在医院双通道目录中,没在的话就很难玩了。其次部分医院会选择双通道药品不再进院不再接受临采需求,这一点也是非常致命,甚至做到已经进入医院双通道药品名单的产品,不在院内进行采购,包括部分静注产品,一样双通道药店处理,双通道直接变成单通道。因为该政策的结算是在药店,理论上是不占用医院的医保资金的,至少目前是不占用,但部分地区已经考虑纳入医院考核。所以目前该政策给我们的提示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尽量保留在院品种和进院工作的开展,目前看双通道药店是不占用医院医保资金,但这会导致医保资金大量超额,依旧是问题,所以我想未来的优化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直接将医院双通道开出去的处方金额依旧纳入医保资金考核,即使不在院内使用,另外一个就是对于各家双通道药店实行与医院一致的医保资金划拨政策,每年就给你一百万,用完就不可以再进行医保结算。这就要求,尽量保留在院品种和进行开发,把单通道保留成双通道,做两手准备,一旦双通道被限,至少还有一条路可以走。第二点,对于双通道的执行,一定要做好患者管理工作,不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流失,因为随着双通道政策的执行,该类型药店会越来越多,同时,患者也会慢慢知晓医院开出的处方是不需要指定药店的,可以随意一家双通道药店去购买一样可以报销结算,没有任何差别;第三点,帮助临床做好双通道的过度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双通道流程的沟通以及患者方面的安抚话术。执行以来,双通道药品理论上会比住院报销少5个点左右,对于单价高的药品,患者增加自费的费用相对来说较高,可能会发生一些需要沟通的内容,要做好前期准备。总的来看,双通道是有一个有利政策,但依旧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去应对该政策带来的挑战。
最后多说一句,推荐一位可以帮忙大家解答一些工作选择方面的问题,简历也可以帮忙看看提供建议的。直接加vx,taylorlin12138,目前免费,量多了考虑收费,把量降下来。
下次更新:新的形势下, 就业选择外企还是国企更好?
大家有想听解读的内容可以留言告知。
2022年3月13日更新
进入全新的一年了,更新一下与时俱进的东西吧。
12、关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可参考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其实大家在大学可能自己也写过职业规划以及人生规划等等,那作为代表,各位是否有自己的规划了呢。据我了解,基本身居高位的领导层,都是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的,那么作为一个行业小白,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呢。其实大家都是刚刚进入行业,什么都不懂,在磨合了一两年以后慢慢变成老油条。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公司做完这个产品,进集采了或者被限了,等等原因,开始考虑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重新开始。随波逐流的态度,可能让大家一直都徘徊在一线。其实每个人都会想,哪一天自己可以当老板当地区当大区去市场部。大多数外企的晋升道路是差不多的,满足一年百分百达成+附加条件,这个附件条件大多数与kpi等行为考核相关。那么如果自己心里已经开始有想法了,业绩自然是首位,排第二的自然是kpi等考核项目,在此基础上,再配上top的头衔,或者与上级领导的良好关系,都是你晋升的助力条件。那么代表晋升地区,必备条件自然是业绩达标,业绩达标又包含了很多部分。你自己的业绩能否达标或者优秀,一部分是人为因素,一部分是市场因素。人为因素很简单,首先在于你,其次在于领导。想想谁在给你分指标就明白了,我可以给你多分,也可以让你少抗一点好达成。满足业绩条件,还要看有没有坑位给你去填。目前趋势下,新产品扩岗的概率相对会较大,那么选择新产品,或者同一家公司老产品转新产品这样的途径会让你晋升的更快。也可以选择在一个老产品熬,熬资历,自然也会轮到你。在大多数外企,高代就可以有资格晋升地区,前提是足够优秀,身边也有90后已经成功晋升,已经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了。入行两年多晋升地区的也是有的,当然条件会更苛刻。优秀的人总是有,看你自己有没有规划好去做那一个优秀的人。
其次,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是否有对于工作清晰的目标。带着目标去找工作,会让你事半功倍。也看过身边的朋友,三年内在不停的换工作,这对于他自己的收入以及晋升都是非常不利的。没有哪个老板会考虑提升一个稳定性不足的下属的。那么对于工作应该如何选择呢?首先,要有充分的了解。很多小伙伴上来就问xx公司怎么样,我并不清楚你问的是赚不赚钱,还是产品好不好,还是合规严不严。问题太宽泛恰恰说明了你对这个公司丝毫不了解,就很容易踩坑。
那么怎么样去选择一个公司和产品呢?
我认为,首先要考虑整个产品的延展性如何,即要考虑到这个产品万一被干掉了,我还可以在这家公司做什么,有什么新品可以上可以做的。举个例子,az的安达唐前段时间很火,部分人确实也是赚到了很多钱,那么后续呢。安达唐这样的产品进集采是必然的事,如果他进了集采,你又该如何选择。我们去看到az的研发管线,会看到在糖尿病领域,除了直接去买,az的管线以及未来中国的上市安排几乎是没有的。也并没有足够强的产品来支撑起整个安达唐规模庞大的团队。所以后续az直接选择了与其他事业线进行合并推广,一方面是就加强推广力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消化这庞大的团队。那么我们不选择安达唐可以选择什么同类公司呢。举例子来说,礼来相对来说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首先礼来后续研发管线充足,度拉糖肽在领先同类的基础上进入国家医保开始放量,作为国内第一个glp-1的周制剂,如果不出问题,基本会成为行业标准。后续的glp-1和gip的新制剂频频传来好消息。意味着整个产品线一直到新品上市都可以保持住很强的活力,也包含了扩团队,增加晋升的机会。同时,强劲对手诺和的glp-1周制剂司美格鲁肽于今年4月上市,按照以外的惯例,很大程度上已经赶不上2021的国谈申报。这意味着度拉糖肽作为市场独占加上医保放量,还将维持至少一年。再加上之前国内市场独占将近两年的时间,只要推广得当,是有很大概率做成行业标准。那时候,再等到竞品正式进入医保的时候,再想抢占市场份额相对来说难度就大很多了。所以这样的产品相对于安达唐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同时,选择礼来糖尿病,基本可以稳定工作五年左右,有足够的时间让你从一个小代表晋升为地区。时间够,产品强,市场稳定,那么晋升的概率就大多了。所以小伙伴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只看产品或者只看公司,看看前景,看看管线,看看政策,这也可以成为你职业规划的重要参考因素。(文中涉及到az及礼来的产品内容,仅作为举例说明,可能与事实不符,请自行判断。希望az的不要骂我,礼来的广告费倒是可以先打一笔过来)
下次更新关于日常拜访中部分可以参考的小技巧,大家对于日常拜访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留言,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下次一起统一作答。
最后一句,动起你们的小手,关注点赞转发三连击走起来!
原文:
说点自己的看法吧。如果是实习生的话,最好去罗氏,诺华,默沙东,辉瑞这些公司。罗氏处于上升期,诺华是老巨头,很赞的公司,不过进去很难,面试有四轮。默沙东对于实习生很看重,基本五六十人要一个这样的比例招人,所以默沙东的实习生只要不出大问题,都会给转正,也就是百分百转正。辉瑞的转正几率一般,但公司好,待遇好,补贴很多,然后辉瑞很锻炼人,实习生实习结束出来很吃香。阿斯利康,我不太看好,乱招人,招特别多,然后一个都不要,介不耍猴嘛……
2018.9.20更新补充一些我所知道的并且有点了解的问题吧。希望对刚刚出来的还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的同学有所帮助吧。但是,我所说的仅供参考,最好的经验就是去亲身经历。
1.关于医疗器械实话说,我对医疗器械不是很了解。但我所知道的。做医疗器械的市场覆盖范围很大,一般是一个省估计就一两个人覆盖。我上次遇到的做美敦力的,就两个人覆盖整个皖北地区。按这个推论,覆盖一个省的人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所以做医疗器械是不是都是一直在路上。这是我的理解。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认,普遍看来,就是做医疗器械的待遇确实比药代高。因为之前我遇到的美敦力的,之前就是MSD的,但是义无反顾的去做医疗器械了。这大概能说明一点什么吧。
2.哪个公司待遇好?这个问题赞数最高的那个回答里面回答的很详细啦,包括奖金待遇等等问题,基本都涉及到了。而且关于薪资待遇的问题其实每个人自己去了解自己去跟HR谈会更好。外企一般待遇差别不大,基本工资相差无几,差异基本是在奖金和福利方面。奖金这种东西事在人为,能力强的拿的就多,这是硬道理。至于福利水平,外企普遍比国企好,而外企里面,公司越大,福利基本就越好的,这是一个普遍情况,不排除个例。我就遇到过一个日本公司,公司不大,福利好的一塌糊涂。反正对于刚刚工作的同学来说,在像MSD和辉瑞这样的外企,第一个月月薪过万是很正常的,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部分吧。
3.关于默沙东的人才培养制度默沙东的人才培养制度是业内出了名的。一般默沙东一个产品组是有6-7个人,那么如果你进去当实习生的话,就是整个组的人带你一个实习生。默沙东是一个产品组只招一个实习生。然后会有一个试用期,大约是两个月或者三个月这样,会参考这段时间你的表现,来衡量是否要继续聘用你当实习生。而在实习生的阶段,默沙东的师傅们都是很严格的。我曾经在上班两个星期不到就被考产品知识,然后不及格(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原因)。然后两个月的时候ppt盲讲。可能大家没有听说过什么是盲讲。盲讲就是给你一套ppt,自己写出每张ppt的内容,写串词,然后全部背下来。讲的时候是不可以看ppt的,一眼都不可以看。所有的东西都要记下来,包括图表中的数据。对于实习生的要求是一套ppt盲讲过关就可以了,那么对于正式员工是给四套ppt回去准备,考试的时候随机抽一套讲。实话说,默沙东是一个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一个公司。公司长期有各种培训,还有各种电话会议。其实根本不算是电话会议,就是很多人聚在一起听一个人讲课。讲述最新的科研结果又证实了哪些东西,然后听完之后,这些研究就会被传递到各个主任的耳朵里。这一套是非常厉害的,我非常佩服默沙东。我们经理曾经说过,不断学习就是默沙东的特点。确实,真的是不断在学习。而且感觉有的时候回到了高中一样在像海绵一样吸取各种知识。所以默沙东是一个值得去经历的公司,可以学到很多,但是同时,默沙东的压力很大,要做好心理准备。
4.关于转正可能大家都会很关注实习生的转正机会怎么样。确实,这是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都会想着怎么做才能留下来。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即使你做的很好,如果公司没有给你准备的岗位或者说是没有空岗,那你还是留不下来的。转正这东西,一靠实力,二靠运气。所以大家还是先多学点东西,转正这东西,随缘吧。
2018.9.28更新5.关于去小县城实习这件事很多人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事,实习面试上以后会被分到小县城。而同时很多人都会纠结,到底要不要去。这个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不是分到小县城就没有市场没有销量,不是这样的。这主要要看药的品种等各种问题。像有的药物反而在小县城卖的好,比如很多慢性病的药物,因为这种病都是带着治疗方案的,而且没有什么大问题都不会去大城市的。基本都是在小县城走的量。所以有的药确实小县城走的量也是可以跟大城市比较的。但是有一个坏处就是,慢性病都是带方案的,如果跟你同一组的大城市的同事做的不好,会对你有比较大的影响,这个应该都可以理解的。但小县城市场还是会相对小的,而对于实习生来说, 小县城也是一个选择,不过不是最佳选择就是了。另外,对于女生去小县城的问题。不推荐啦。因为确实相对于大城市来说,女生去小县城会相对危险一点,至于我指的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明白的。所以实在是不推荐女生去小县城,因为有时候会夜访到很晚,确实很危险,不推荐。而男生的话,没有影响。
6.关于实习工资这方面为了防止大家被骗或者被忽悠,我就贴出来我所了解到的一些公司的实习工资。当然了,各个地区可能会不一样,但八九不离十。如果你遇到跟我说的有很大差别,待遇非常好的,要小心了。辉瑞,实习一个月1500左右,没有其他。默沙东,一天120,另外有一个月500的补贴。诺华,一个月到手1700左右,没有其他。赛诺菲,一天160,一个月到手3000左右。罗氏,一天100,一个月到手2000左右。阿斯利康,一个月到手2000左右。诺和诺德,一天150,没有其他。萌蒂,基本工资3000加补贴不定,基本到手3000以上。强生,税前工资5500。我了解的就这么多,以上都过税。
有机会的同学可以去向疫苗方向发展,实习期的工资待遇挺好的,后期待遇也是很不错的,后面做起来可能也会比做药简单一点。
(2022.5.11补充,因时过境迁,大多数公司的实习待遇都上来了,现在基本大同小异,对于实习需求的同学建议更加看重产品前景及公司发展的选择。实习那点钱,很快就赚回来了。)
2018.10.13 更新7、关于非药学专业的想要从事药代的问题遇到了很多都是其他专业跟药学都没啥关系的同学来问我想要做药代可不可以,所以就想说一下这个问题。尽管药代说到底还是销售,但是还是需要专业知识的。公司招人肯定是力求花费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好的结果。那么一个非药学的和一个药学专业的来应聘,估计都会选择药学专业的。因为尽管药代主要做销售,但是日常传达一些研究进展的时候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并不是说这些都是学校里能学到、从学校里带出来的知识,而是在进入公司以后,可能在药学专业学生上培养的时间是明显少于非药学专业的学生的,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懂,总而言之,公司都会徒省事,不愿意麻烦。我并不是说非药学的就一定不能做,只是你做起来会比别人慢,会比别人难,如果是这样,你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职业也未尝不可啊。那么对于铁定心想做药代的这部分非药学专业的学生,你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找当地的医科院校的认识的人,去了解招聘信息。因为很多招聘信息都是医科院校的学长学姐内部建群发出来的,你可能接收不到这样的信息。网上的实习生招聘信息是非常少的,而且不一定真实靠谱。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加入当地医科院校的专门的实习生招聘群。这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祝你们好运。
8、还想更新一点,关于实习生找工作的时候,对于转正这个问题,虽然之前已经提过了,但是还是想提一下。讲真的,不会有什么公司说我明年一定有岗,你实习做得好就能转正。没有的,都是很随机的。一般都是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觉得你很优秀,然后团队正好有加人的准备,正好给你,但肯定是外围市场;另一种情况是,觉得你很优秀,然后正好团队有人离职,那你正好补上。当然了,前提是你做的很优秀才可以。即使你做的一般般,公司不准备留你,但还是会让你待到合同结束的,所以最直观的去了解自己做的怎么样就是从经理那里去了解,看他的想法。俗话说的好,一个萝卜一个坑,用这个来形容实习生转正问题尤其恰当。所以实习同学们找工作真的不要去纠结转正问题了,真的不要纠结,因为这个东西你左右不了。做好自己,一直努力就好了,相信自己的努力总会有汇报的,来的或早或晚,但总会来的。上天不会辜负一个非常努力的人的。暂时写这么多,如果有新的问题我还是会更新的。
2019.4.19更新
这一段时间,整个行业都在经历一个很大的变动。很多公司开始更加注重学术,或者说是被迫重视学术吧。不了解国企怎么样,但是外企这边的话是在开始转变了。GSK就是这样一个公司,敢于走在时代的前列,但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好结果。经过去年年底的大波动之后,很多企业开始被迫转型。GSK选择的是取消指标,也就是代表是没有指标的了,但是老板还是有指标的,这就导致代表就算没有指标但还是觉得压力大, 因为压力来自上面。而GSK选择的考核的标准是考核拜访和产品知识的培训。我是见过他们那个软件,每天都要点进入医院,然后查库存,然后拜访医生,交谈的内容,最后离开医院,简直了。类似于默沙东的ipad管理,但是我觉得比那个还要烦。同时,没有指标就意味着不跟奖金挂钩,导致待遇降低。并不是一件好事。还有很多公司选择的是另一条路,那就是取消市场部,组建一个新的部门来管理会议,让费用不会经过代表的手,严格管制,讲课费的表都不给你签。确实学术了,但对于代表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啊。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转型,向着更专业的方向转变,所以这段时间是一个难产期,可能过去了就好了吧。希望如此。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向新兴行业跳啊。
另外,特别想吐槽一句嘞。这个话题关注人数那么多,浏览量那么大,为啥点赞的就一百多个人呢,嗯哼?
2019.6.3更新
其实好久都没更新了,因为没有找到很好的话题讨论。最近有一些值得拿出来讨论的话题。
10、4+7,可谓是今年医药圈的头等大事了。4+7政策的出炉,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或许有些同学还不了解啥是4+7政策,那么简单来讲,4就是四个直辖市,7就是全国7个副省级城市,总体来讲就是政策安排的一次集体采购行动。具体来说,对于医院来说,就是以往的部分采购权被剥夺,在某些领域,不再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对地方来说,即选择了一种集体采购的方案来控制某一品种的销售。简单来说,按立普妥来说,我们都知道,一个药品是有通用名和商品名的,那么立普妥是商品名,那么他的通用名为阿托伐他汀钙,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阿托伐他汀钙都叫立普妥,但立普妥一定是阿托伐他汀钙。那么,同样叫阿托伐他汀钙的我们拉出来,分一组,有ABCD四个品种,包含国产与进口全部在一组,自主选择降价,价格最低者中标,中标完毕及开始在4个直辖市及7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带量采购。比如,中标品种为阿乐,通用名为阿托伐他汀钙片,中标后进行一致性评价,过了以后开始进行采购。以厦门为例,假设2018年厦门总体阿托伐他汀钙用量100片,那么在4+7中标的品种的阿乐享有这100片中的60-70片,占比约为总体采购量的60%-70%,而未中标的企业的产品,只能分刮剩下的30%-40%。而这60-70片,按比例采购到各家医院,进行使用。而对于未中标的品种的使用量未有规定,但有规定的是,采购的中标品种需在一年内用完。那么各家医院开始各显神通,有的地方直接将未中标品种踢出医院,只使用中标品种,有的医院则是设定比例,优先使用中标品种。总体来说,4+7就是一个政府规划好的集体采购行为,以量换价。
那么4+7到底都有什么影响呢。首先是对于中标企业,对于该中标品种,基本不需要再进行临床推广,也就是不再需要我们这种人了。政府已经表现替代了我们;其次,对于中标企业来说,对于其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比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点。那有利必有弊,弊端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可能会导致中标企业一味的去追求4+7,而减少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对于非中标企业,那可就是弊大于利了,首先就是失去市场占比优势,比如辉瑞,失去了将近一半的市场,被逼着改变市场策略。还有一些就开始缩减临床推广人员,来减少支出。总而言之,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性的政策方针,不是市场能够决定的。所以奉劝最近准备跳槽得真的要小心一点,听说第二批4+7目录已经在路上了,现在跳槽不是只考虑市场产品和资源了,还得看看4+7这大爷啊。
11、提个建议,我看好多人都搞微信群,我寻思着咱也搞个微信群,也能天南海北的聊聊天啥的。也许有人会进来吧。那先说好,进群发广告的发小程序什么这个游戏那个游戏,还有点外卖的一律踢啊,别整这些没用的,你告诉我怎么赚大钱就行。附上二维码。
2019.6.16
群已经超过一百人,不可以扫码进群了,直接加微信我拉你,号码是taylorlin12138
为了提高问题质量,有特别需求的可以以下咨询,无所不言。
"瑞派乐辉瑞"和"进口辉瑞"是指辉瑞(Pfizer)制药公司生产的药物,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1. 瑞派乐辉瑞(Pfizer China):瑞派乐辉瑞是指在中国由辉瑞公司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这些药物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符合中国的相关法规和要求。瑞派乐辉瑞是辉瑞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品牌。
2. 进口辉瑞(Pfizer Imported):进口辉瑞是指由辉瑞公司在其他国家制造并进口到中国的产品。这些药物可能在美国或其他国家的辉瑞工厂生产,并通过进口渠道引入中国市场。
区别在于生产地点和销售渠道。瑞派乐辉瑞是在中国生产并在中国销售的品牌,符合中国的法规和市场需求。进口辉瑞是指从辉瑞公司在其他国家制造的药物,通过进口渠道引进中国市场。从产品本身来说,两者可能是相同的药物,只是生产和销售过程不同。
默沙东和辉瑞区别如下:
(1)专利申请量及PCT申请量对比:辉瑞遥遥领先于默沙东。
(2)专利市场价值对比:辉瑞疫苗专利市场价值更高。
(3)专利合作申请对比:默沙东合作申请较多。
(4)专利申请地域对比:美国为两者主要布局区域。
辉瑞和默沙东是全球疫苗龙头企业之二。按WHO的数据显示,辉瑞和默沙东的疫苗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均占比17%,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疫苗龙头。
辉瑞公司是世界知名的美国超大型制药企业。常年排名前十,和他齐名的超大型药企有以下几个:
德国拜耳
英国葛兰素史克
美国强生
美国默沙东
法国赛诺菲
英瑞合资的阿斯利康
瑞士罗氏
中国医药集团
这些公司的研发实力和营收都非常高,除了国药集团,其他都是有几十甚至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