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初测和初步设计的需要,航摄像片初测前应收集、掌握以下资料:
(1)可供利用的各种比例地形图、航测图、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资料。
(2)了解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收集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3)搜集沿线农林、水利、铁路、公路、航道、城建、电力、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及规划、设计、科研成果等资料。
(4)对于改建公路还应收集原路的测设、施工及路况等资料。
另外注意以下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1)了解沿线地形情况,拟定路线途径的地形分界位置。
(2)了解沿线涉及测量工地的地形、地貌、地物、通视、通行等情况。拟定勘测工作的困难类别。
(3)调查沿线生活供应、交通条件等情况。
道路勘察设计背景意义是道路的选址以及道路所产生最大的客流量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在道路勘测设计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对应于初步设计的称为道路初测;对应于施工图设计的称为道路定测。
一、道路初测
(一)日的、任务及准备工作
1.目的任务
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的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
初测的目的是根据批复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修建原则和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勘测,确定采用的方案,并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中路线方案的选定应采用“纸卜定线法”,当受地形、地物及设备条件限制时,可采用“现场定线法”。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查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
2.准备工作
1)搜集资料
为满足初测和初步设计的需要,航摄像片初测前应收集、掌握以下资料:
(1)可供利用的各种比例地形图、航测图、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资料。
(2)了解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收集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3)搜集沿线农林、水利、铁路、公路、航道、城建、电力、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及规划、设计、科研成果等资料。
(4)对于改建公路还应收集原路的测设、施工及路况等资料。
另外注意以下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1)了解沿线地形情况,拟定路线途径的地形分界位置。
(2)了解沿线涉及测量工地的地形、地貌、地物、通视、通行等情况。拟定勘测工作的困难类别。
(3)调查沿线生活供应、交通条件等情况。
2)室内研究路线方案
根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路线基本走向方案,在既有地形图(1:10000-1:5嗍)与航测照片上进行室内研究,并进行初步的方案比选,拟定需要勘测的方案及比较路线,确定现场需要调查和落实的问题。
3.路线方案的现场核查和落实的问题
开测前,应组织路线、地质、桥涵等专业的主要人员,必要时邀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派员参加进行现场路线方案的核实工作。核实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1)核查所搜集的地形图与沿线地形、地物有无变化,对拟定的路线方案有无干扰,并研究相应的路线调整方案。
(2)核查沿线居民的分布、设施、主要建筑设施等,并研究相应的路线调整方案。
(3)核查路线各种地上、地下管线,重要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景观区点等,应研究路线布设后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
(4)对沿线重点工程和复杂的大、中型桥,隧道,互通立交等,应逐一核查落实其位置及设置条件。
(5)了解沿线主要建筑材料的产地、质量、储量和开采条件,对缺乏的筑路材料应提出解决的途径。
(6)核查工作应与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对重要的路线方案、同地方规划或设施有干扰的方案,应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
(7)核实中应充分考虑对环保的影响。
4.资料整理
通过收集资料和现场的查实调查,应提出如下资料:
(1)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概略说明沿线的地形、河流、工程地质、、气象等情况;指出采用路线方案的理由,提供沿线主要工程和主要建筑材料情况,提出勘测中应注意的事项、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
(2)估计野外工作的困难程度和工作量,确定初测队伍的组织及必备的仪具和其他装备,编制野外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
(3)提出主要工程(如桥涵、隧道、立交等)的工作量和要求。
(二)初测的内容与步骤
根据实际情况对拟定的路线方案和比较方案进行调整与修正,确定路线走廊带后进行初测
道路勘测设计规范:
1、技术规范。
2、自然条件。
3、交通条件(设计车辆,设计速度,交通量与通行能力)。
4、路网规划(公路网与城市道路网)。
5、道路建筑界限与道路用地。
道路勘测设计放线的概念是指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和纸上移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的作业过程。
根据测量控制点和纸上定线计算成果,可采用极坐标法、拨角法、支距法、直接定交点法放线。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极坐标法放线;二、三、四级公路可采用拨角法、支距法或直接定交点法放线。
定线测量中,应先测设出交点(JD)。当相邻两交点间互不通视或直线段较长时,需要在其连线上测定一个或几个转点(ZD),以便在交点测量转向角和直线量距时作为照准和定线的目标。直线上一般每隔200~300n设一转点,在道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处以及需要设置桥涵等处,也要设置转点。
测设交点和转点时,先根据设计图纸求出交点、转点的测量坐标(或者通过计算机直接在数字化地形图上点击获得交点、转点的测量坐标),之后再根据交点、转点、导线点的坐标计算出采用极坐标法放样的有关角度和距离值,外业测设时,将全站仪安置在导线点上,瞄准另一导线点定向,测设出交点、转点。
计算出交点、转点的测量坐标后,也可使用RTK施测。
道路勘测
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路(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汽车行驶性能,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道路选线与定线方法,道路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设计,城市道路排水设计,道路公用设施、景观设计以及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本教材除作为道路与桥梁要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以及土木工程专业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方向的教学用书外,也可供从事公路、城市道路及有关道路工程的设计、研究人员学习参考。
市政勘察规范上是要求做岩土工程勘察,但有很多单位不做,直接拿来管道边上的公路或其他线性建筑的勘察报告参考使用。
实际上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如果单位正规的话是要做的。路勘书里头应该讲得很多吧 无非就是交点编号、交点位置、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切线长度、曲线总长度、外距 如果还不清楚,建议去网上找找道路勘测设计的东西,这些都是基础呢。
主要包括:沿线地质情况、主要勘设成果、复杂问题解决办法建议等
使用水准仪测量标高,除了需要水准仪一台外,至少还需要水准仪脚架1个、塔尺1支(3M或5M)、工作人员至少2人。具体施工方法得依据你的工作距离有多远。大致过程如下:将单一测程大致平均分成几段,设置测点ABCD……,将塔尺立在A点(基准点),水准仪立在B点,使用水准仪读取A点高度,然后将塔尺立在C点,使用水准仪读取C点高度,然后根据A点高程计算C点高程,依次类推,计算出全部的高程。
然后将高的部分铲平,低的地方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