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K洛可可是一家专注于为客户提升产品力的创新设计集团。 LKK洛可可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北京,已成功布局伦敦、深圳、上海、成都、南京等地,2013年入选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整合设计服务内容包括产品策略与研究、工业设计、结构设计、品牌设计、UI交互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业务。是国内获得IF、RedDot、IDEA、红星四项大奖设计公司。
两个设计的风格不一样,思路也不同
洛可可在工业设计领域很有名气,机器人设计也是很强。设计师都是得过国际大奖的那种,应该很厉害。
英国塞特维那皇室家具--洛可可风格欧式家具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开始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成为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
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代表作是尚蒂依小城堡的亲王沙龙,1722,让·奥贝尔设计,巴黎苏比斯饭店的沙龙,1732,热尔曼·博夫朗设计,和德国波茨坦无愁宫,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尤金王子的花园宫
怎么说呢?
洛可可在设计行业是非常出名的,尤其是在工业设计这一块。在全球可能不是特别出名,但是在国内应该算的上是最大的设计公司了吧。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被封为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18世纪法国艺术是洛可可的天下,而且,已经成为欧洲近代文明中心的法国宫廷,把这种靡丽之风传出国界,甚至传到中国的圆明园。
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18世纪。“洛可可”是法文“岩石”的复合词,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您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我们的公司的名字,即可看到我们官网了,我们为您提供优质的创新整合服务,您也可把需求告诉我们,或者在我们官网留言,工作人员会详细为您解答,祝您工作愉快。
洛可可最先出现于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中。路易十五登基,给宫廷艺术家和一般艺术时尚带来了变化。在老国王在任的晚期,巴洛克设计逐渐被有着更多曲线和自然形象的较轻的元素取代。这些元素在Niclas Pineau的建筑设计上有明显的表现。在摄政时期(1715-1723年,路易十五还是个孩子,政权由其叔摄政)
宫廷生活不再局限于凡尔赛宫,艺术风格亦随之而转变,最初在皇宫,然后是整个法国上层社会。纤细和轻快的洛可可风格设计被视为是伴随着路易十五的过度统治而来。 相较于前期的巴洛克与后期的新古典,洛可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享乐、奢华以及爱欲交织的风气。除此之外,此派画家受到当时外来文化的启发,在创作中添加不少富有异国风情的特色。
1730年代,洛可可在法国高度发展,并受到中国风的影响。这种风格从建筑和家具蔓延到油画和雕塑,表现在让-安东尼·华托和佛朗索瓦·布歇的作品中。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复杂的形象和精细的图腾。不过在这一点上,它已经开始与大量不同的特征融合,包括东方风格和不对称组合。 这种艺术形式在法国迅速蔓延至德国和西班牙等地区,并与当地的风格融合。
18世纪,英国一直视洛可可风格为“法国品味”,较少用于建筑上,主要表现在银器、陶瓷等。当时意大利移民的艺术家像Bagutti和Artari都以石膏作品尝试将洛可可风格带入英国。而爱尔兰的法兰契尼兄弟也作出同样的尝试。随着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洛可可被拿破仑从法国剔除出去。
但到约1830年代,洛可可风潮正逐渐退去时,英国人才开始要“重振路易十四的歌德式风格”,——亦即把洛可可搞错了,并且以大量的金钱,购买经过过份涨价的二手洛可可风格物品,其实当时这些物品在法国几乎无法出售
是的,而且特别垃圾,动不动扣钱扣钱,二十多辞职不给你签辞职书,走了给你几百块钱打发
中森设计待遇还可以,中森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上海,在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江西均设有常驻服务机构。中森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形象及政府品牌策划服务机构,成立之初就在业内率先提出了“中森策划、终身服务”的管理思想。我们的使命只有一个“全心全意为城市形象及政府品牌服务”,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