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不需要招标看医院的程序规定,比如有些单位规定维修项目费用超过10万元的要走招标流程,这个限额各单位都不一样。但一般的,这种维修项目都会咨询几家有资质维修的单位,让对方发来报价单,进行比价确实合作单位。
可以的。因为现在医疗器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而且也有一些进入了家庭,所以需要维修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因此该专业就业前途是比较广泛的,前景应该可以。
首先医疗器械维修入行并不难。
如果你是相关专业毕业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只是欠缺某一种设备具体的深入了解(毕竟上学学的都是比较宽泛的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践经验。
如果不是相关专业就需要了解具体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掌握一定的电路知识(这两样都不难)。只要判断出来哪里有故障就可以了,现在医疗器械维修都是哪里坏换哪里,如果你做到这点了就可以维修监护仪心电图一类的小型医疗器械了。
当然如果是要维修核磁共振、CT等精密大型医疗设备就需要详细系统地学习了。
本人医疗器械从业人员,以上仅是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销售员底薪一般是 2500加提成,另外合同如果是1年,试用期最多1个月。 要是三五年可以试用半年。
医疗器械行业的薪资水平也要看地区的,不同地区的差价还是比较大的。总体来说医疗器械属于高技术高利润的行业,一般的研发部都有4000左右,销售的主要看提成,底薪高了相对提成点就低了,这个要看具体情况。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大环境还可以,选择从事医疗器械还是比较有前景的。
举例,国航737-800天津飞上海,大概1200公里,机场起降费和设备使用费两个机场加起来一次起落和上下客人大概3万元左右,燃油3万左右,飞机折旧加维修大概1万块,机组成本2000块(机长400块每小时,副驾200块每小时乘务平均80块每小时)飞行时常2小时,航路费好像是5毛吧,600块。所以是7万2千6吧。
收入,这条线几乎班班满,所以按照8商务座,164经济舱来算,平均票价1000,也就是17万2,实际70%到80%,13万左右
毛利润13-7=6,大概6万左右,这6万再平摊公司其他部门运营费用,大概1万,飞一班纯赚至少5万。一架飞机现在排一天3班到4班,算上往返,一架飞机一天最多可以赚40万。要是算上融资租赁或者经营性租赁,每天赚20万大概
补充一点,热门航线挣钱,为什么东航京沪快线不去大兴机场,愿意用10%时刻换京沪快线在老机场不动,因为这条线非常赚钱,其他小地方或者偏远地区没那么多旅客,当地地方政府对每个航班是有补贴的,所以在每年航空公司年报里,政府补贴很重要一块盈利。这个补贴基本包住成本,卖的票都是纯赚
----------------------
1.关于平均票价,众网友动动脑子,某些APP上的现在标注最低价不代表所有舱位价格,整体票价是有严格分配的,比如150个座位.10个买200块,10个卖600块,20个卖800块90个卖1000块10个卖1300块,10个卖1500块。平均下来大概是1000左右,而且这个因为算的本身就是热门航线,737-800的货仓本身就比较满,其他货物货仓收入可以平均进1000块了,这条航线这个平均收入比较合理,我没空给你们算边远航线带补贴,带货运的,本来就是科普。
2.关于融资租赁钱,这里面确实没算财务成本,融资租赁还分融资和经营性租赁,比较复杂,我也不知道这个怎么平均,估计平均到每架飞机每个航班20万左右?这个属于财务成本或者资金使用成本,折旧20年或者15年计算。
3.关于什么杠头没算维修费的,大哥们,估计你们就是机务,维修费在总飞机寿命中再平摊到每个航班就这点钱,你以为单价贵的平摊下来还贵?航线检修,大修,定检,改装,时控等等等等,平摊到航班就这些钱。汽车保养几十年寿命平摊到每小时你自己算算多少钱。机务没地位跟是不是生产力和成本占比有很大关系,本来就没多大,重视什么?
4.一架飞机一天3到4班很正常,早些年我见过一架飞机24小时内飞6班的时候,航后就是航前,出租车,歇人不歇车。
5.说挣得多的,给你们举个例子,大数据粗略估算下
国航2018年盈利73.34亿人民币,上市公司年报,国航还属于效率比较低的,跟春秋没法比效率
截至2018年末,国航共有客机(含公务机)669架,平均机龄6.62年。其中,本公司机队共有飞机 409架,平均机龄6.77年。引进飞机28架,退出15架,其中1架出售给澳门航空,3架出售给北京航空
挣73.34亿,有664架飞机,然后粗略算下,2018燃油套保没有大浮动。
73.34亿/664/365=30260 也就是说每架飞机每天都纯赚大概3万多。
天津上海属于黄金航线,跟北京东航的京沪快线一样,属于最赚钱那档,盈利个20万很正常,还得排除过年上座率低等等。淡旺季不同的或者偏远航线没补贴政治性航线等等折算赔钱的。要是像春秋那种效率高,只开热门航线的,平均每天每架10万以上都有可能。
6.国航机长现在600多,副驾,乘务都有上浮,影响不大。
所以数据你们要是愿意质疑就质疑,本身就是粗略计算科普。交朋友欢迎,杠头不再回答。
在医院做医疗器械维修有前途。我国是医疗器械消费大国,医疗器械维修人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小型的医疗设备已经走向家庭,行业发展空间将更为广大。
一般分为三级。其中,第一级资质要求具备基本的维修资质,维修技能和知识水平较低。
第二级资质需要具备很强的维修技能、较全面的维修知识以及在维修中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
第三级是最高等级的维修资质,需要对维修中高级技能、技术明细和专有术语都有良好的掌握能力,需要拥有专业的维修技术和多年维修经验。
要求如下:
一、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基础。
(1)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医学检验学、光学和机械基础等基础知识。
(2)医用检验仪器的原理。
(3)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
(4)电子仪器设备可靠性知识。
(5)电子仪器设备的结构设计知识。
(6)计量测试方面的知识。
(7)一定的外语知识。
二、积极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完善知识架构。
三、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应该履行的义务,也是其应具有的根本素质和基本道德准则,能形成对工作的事业心,并且提高医院
四、吃苦耐劳、踏实认真。在岗位上努力奋斗,并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在平时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
五、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患者的安全负责,投入本职工作中去。
六、敏锐力、观察力。及时发现医疗设备存在的问题。
七、细心谨慎。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八、团队合作精神,保持工作中与同事的团结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这个其实还得根据你自己的性格和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说做销售,口才要好,要善于去与他人交流、沟通,还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
而机械维修则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具体联系到医械行业,个人觉得还不错。
毕竟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医疗单位众多,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中高端的医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所以,总的来说,做医械行业还是很有前途的~~但再具体到在医械行业是做销售还是维修,如果单从经济角度来看,个人觉得销售比维修要好。
因为医械(尤其是对于高端医械产品)的附加值高,利润空间比较大。
所以只要你能做出一定的销售业绩,自身的收入也是很客观的!~至于(医械)维修这一块,就个人所了解的情况,由于目前很多的国内医械厂商的做法都是销售/维护升级“一体化”(也就是说医械生产厂商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就跟医疗单位订立合约,负责后者在使用该产品若干时间后进行返厂维护或产品升级、以旧换新等等),所以维修工作通常都是(固定)在生产厂内进行的。
而既然如此,相对于销售人员而言,维修人员的收入就比较“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