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大都是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梁架結构的构架形式最常见的是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结合式。除了抬梁式、穿斗式和抬梁穿斗结合式的木构架外,还有两种木构架形式就是干栏式和井干式。建筑的规模大小,平面组合、外观形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结构类型与材料特性的制约,一般来说,采用抬梁与穿斗式结构的民居,在建筑规模与平面变化上,比干栏式和井干式为优。各种木构架中的构件都非常多,名称也依据位置和作用各有不同,主要有梁,枋,檩,椽等。
叫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 ,是中国汉族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是汉族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
脊兽:即垂脊前部即角脊上的一列琉璃雕饰件。位置在仙人之后、垂兽之前。古建筑设计营造神兽的其顺序是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多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传说中的异兽。
龙是天子的象征,同时具有携水镇火之意;凤凰为神鸟,麒麟是瑞兽,均象征祥瑞;狮子是佛教中的护法王,象征勇猛威严;天马、海马象征皇家威德通天入海;斗牛、押鱼可以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狻猊则为能食虎豹的异兽,象征百兽率从;獬豸善辨是非,说明皇家的所谓“正大光明”;行什似猴,为压尾兽,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房梁是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
房梁有下玄、上玄、支撑组成,因下玄受拉,上玄受压,故上玄用料的较下玄要粗。
古建筑中,房梁均为木质。角形房梁中主房梁位于房屋正中顶部,三角形结构顶点,垂直主房梁有若干细房梁,公共编制房顶框架。现代建筑中,平顶建筑的房梁多为钢木房梁、钢房梁、钢筋混凝土房梁,各房梁相互垂直或平行,是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
战国时魏(梁)国都城,当时中国最大都市之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一说魏惠王五年或六年),魏都自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此。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王贲攻魏,决黄河及大沟水灌大梁,城毁魏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古代房梁下图案叫瓦当。
房梁的用材与建筑规格、家庭富裕程度有关系,不一定用一样的木材。
宫殿苑囿、坛庙陵墓主要木材是金丝楠木,这是最高级的建筑用材。
普通人家用榆木叶很好。一是榆树成房梁,象征的是余粮;二是榆树又叫榆钱树,表达了对富裕生活的渴望。
香椿木也可以做房梁。香椿木也叫做红椿木,因为它的木材颜色是红褐色,非常漂亮。红椿木生长速度慢,成材的少,花纹也很漂亮。
古代房梁用的主要木材是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一直被视为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在宫殿苑囿、坛庙陵墓中广泛应用。
金丝楠,是非常珍贵的优质木材 。由于木材的光泽很强,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树皮薄,有深色点状皮孔;内皮与木质相接处有黑色环状层。 由于早先楠木多是大料,而且树直节少,纹理顺而不易变形,千年不腐不蛀,所以名列硬木之外的白木之首,其木质价值也在一些硬木之上。
此外也采用杉木,优点是经济实惠耐用,便于加工。
宫殿顶角的走兽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龙,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凤,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它是一种仁鸟,是祥瑞的象征,它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人们生活幸福美满。
狮子,在佛教中为护法王,是勇猛威严的象征。《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天马、海马,前者追风逐日,凌空照地,后者入海入渊,逢凶化吉,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都是忠勇之兽。
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狻猊,形状象狮子,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它头披长长的鬃毛,因此又名“披头”,凶猛残暴,吃虎,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獬豸,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螭,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行什。造型象只猴子,但背有双翼,手持金刚杵有降魔功效,又因其形状很象传说中的雷公或雷震子,放在屋顶,是为了防雷。
北京故宫太和殿8样俱全,其他殿依等级相应减少。
祥云纹
最早是出现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从周代中晚期时候开始,逐渐在楚地形成了以云纹为主,特别是动物纹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寓意有祥瑞之意,表达了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祥云纹作为我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代表,它同龙纹一样,都是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而且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农村房屋建造中,一直沿袭古时传下来的传统,就是在盖房的过程中在房梁上面放上钱币,俗称:“房梁钱”。
盖房子的时候在房梁上放金钱,是直观的表达所建造的房子,或者说这个家,能“负载住有金钱”的美好寓意,对兴旺发家的美好祝福。同时,房梁上放金钱,还有另外一层寓意:避免家中招盗的朴素想法。
也还有一种说法,在人类的货币史上,金银货币占据了非常长的历史时期,就我国而言,也是在宋朝才开始出现纸币:交子。而在使用金银、金属货币的过程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携带不方便,容易被人发现,容易招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