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大褂不一样
对于内科医生来说,白大褂一般是干净得体板正盘整条顺,口袋里黑笔红笔蓝笔一应俱全,往往翻开口袋底部会,会发现一片笔渍。而外科医生的白大褂可就不一样了,红的黄的绿的都有,如果口袋上有根笔就算很好了,外科医生的口袋更多的胶布手套或者是起钉器。
2、查房不一样
外科医生查房的时候可以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般询问一下病人的情况,没有啥大问题就接着查下一个病房。而内科医生一直都是从容不迫的,拿着病历慢慢查房,甚至还会与病人详细说一说病情。
3、写病历不一样
外科医生在写病历时特别简单,病历基本写不到半页,一般写到的内容就是术后病情稳定,继续观察,甚至在不少科室有“病例拖欠”的情况。而内科医生所写的病历真是详细到病人都看不懂,写的内容几乎需要一页起步,花费很多时间。
4、吃饭时间不一样
外科医生每到吃饭的时候都显得特别匆忙,迅速吃上几口饭就紧接着忙下一个手术,可以说外科医生大多是忙到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而内科医生吃饭时间充足,可以在办公室不急不忙、有说有笑地吃
宋一夫是个养生专家,担任过清华大学健康课程的讲师,主要是研究疾病预防,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预防这方面的
李雪梅,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起任肾内科主任。1997年作为中国优秀青年肾科医师之一,受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奖学金资助,前往澳大利亚接受一周的肾科专科医师培训。
2003-2005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都很好。医生比较累,没有十几年的学习,很难学专业的。现在医生没个医学博士,很难出头。另外,一般医院内部都是有安排的。好好学习,把专业搞精来,在哪里都吃香。真正帮病人解除痛苦,才是最好的出路。还有,要提高医德,个人修养,这点非常重要。现在医患关系紧张,请注意。
很不错,神经肌肉病的诊断是一流的,对一些代谢并遗传病诊断水平也很高,学术带头人是樊东升教授,还有康德瑄、李美琳、谢汝萍、肖卫忠等知名专家。
可以的,医师资格报考条件中有一条如下规定,请参考:
五年及以上学制临床医学、麻醉学、精神医学、医学影像学、放射医学、眼视光医学(“眼视光学”仅限温州医科大学201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医学检验(仅限201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妇幼保健医学(仅限201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专业本科学历,作为报考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
滕月娥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1963年5月出生,今年60岁,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
我家人或朋友都找洪晋看,推荐给你,希望有帮助
您好,内科执业范围不能直接报考儿科主治医师,您必须将执业医师证变更注册到儿科,在儿科有两年工作经验才可以报考。
去变态反应科看看,唐主任,确实挺不错的,不像其他医生只给你开贵的药,她是对症下药,宝宝以前老咳嗽,在儿科花了好几千块钱没效果,去找唐教授只花了二百多块钱就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