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个题目过了这么多年了还有人关注和新回答,可能又是一年招聘入职季吧,今天偶然又看到了,我不妨自问自答一下吧。
首先,我已经辞职。走之前的职称职级是:中级经济师/主任科员。对于原单位,已经不是利益相关者,所以我尽量从公允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
当然,因为已经远离了原单位,我下面的回答主要是基于离职前的事实,部分事实可能已经发生变化,部分细节可能已经模糊或者存在记忆错误,部分内容来源于二手信息可能本身就存在误传可能,所以内容需要读者自行斟酌,作者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如用做决策参考需要谨慎。
其次,回看题干中的几个疑问,有些已经很明确了:
Q1:社保问题
A2:总体而言,养老只剩下个人缴费部分可以转出,其他的大致都可以转出。
①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转不出,个人部分可以带走,但是要自己找好接收机构。据说其他省分支机构有人事上直接帮你转好的,但我这里没有。此外前几年内网遵义论坛(好像现在已经关闭了)有人说存在地方上不愿意接收的情况(因为单位部分转不出,那么折算下来,仅以个人缴费部分转入,缴费基数就比较低了,以较低的缴费基数,换取地方上同样的养老待遇,地方上是不情愿的)。
至于单位缴费部分,目前无解,如果未来人行分支机构转公,是否有合并至地方的可能呢?也许吧,但是考虑到全国的养老金都告急,人行作为系统内统筹的单位,养老金是不是存在空账,这个内部统筹的旧体系还能支撑多久呢?这就很难说了。但是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
1、国资划转社保全面推开,见新闻链接(以“全面推开”打破国资划转社保僵局),这意味着统筹社保未来的造血功能更强,迂回余地更大。如果是系统内养老统筹的话,有什么可以划转到系统内社保呢?
2、(这一条是离职前在遵义论坛上看到的,因为不在人事上工作,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无法核实,不一定准确)大致意思是说,按照入行时间,养老大致可以分为老人(2013年及以前)、中人(2014年)、新人(2015及以后)三类,三类人养老缴费方式和退休后的养老待遇不一样,老人未来退休后的保障是最好的。若此条不假,意味着已经在对系统内的养老金进行开源节流,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斗胆妄加猜测一下可能是钱不够了?
所以,目前在大环境和小环境均不乐观的情况下,养老的单位缴费部分就别惦记了,就当他是一笔被你遗忘在裤兜里的钱吧,也许你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重新找到它,并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也不一定。
②医保:我这里比较奇怪,医保只能转关系,不能转账户里面的钱,注意这里是地方上的政策,与人行没有关系。所以钱只能留着在原单位所在城市自己买药了
③公积金:在地方缴纳,遵循地方政策即可,一般可以转出或取出(取出一般要封存至少6个月)。
Q2:职称问题
A2:首先要明确的是,由于没有人社部门发的小本本,所以出了人行门,(理论上)别的单位可以不承认你在人行的职称,如果靠专业技术立足吃饭且想跳槽的话,这是一个较大的沉默成本。
其次,在系统内部,职称评聘的难度如何?同样,基于个人的了解,首先说规则,然后摆现象。
规则而言,和事业单位类似,根据单位级别划定各类职称的比例,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比例目前(指我离职前,下同)是有文件规定的(最新版好像是2015年发的),如果所在单位对应职称的目前比例还没有达到限制值,那符合职称条件的话,一般都可以评聘,否则,有可能只评不聘(聘了才能享受对应的职称工资),或者根本评不上,需要等位子空出来。
然后,说几个大家可以关注的事实吧:
1、正高级职称:目前高级经济师是副高级,并且正在试点正高级经济师,新闻链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系统内部要改也是迟早的事,随着梯队极次的增加,直接利好已经上岸的万年老副高,对年轻人应该也算间接利好吧。
2、中级堰塞湖:为什么判断可能将来会产生堰塞湖,主要是两个事实。①目前省会分行一级进人最低学历一般是硕士②硕士初定中级职称不受职数限制。那么逐渐积压的中级以后上副高的难度势必加大。同理,在分行省会中支一级,由于主任科员职数不受限制,那么未来也可能形成堰塞湖。
3、高师比例(凭记忆,可能有误):县支行最低,只有2%,分行超过20%,好像是22%左右,省会中支和分行营管部大约是18%,地市应该是在10%左右。如果是省会中支的小伙伴,你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你们和分行一样,同属总领一省的钦差大臣,干着同样的活,而且你们由于没有营管部,还要承担省会城市单独的一块工作,工作量更大,但是在高级职称评聘比例上却是吃亏的。
至于难度,与所在单位级别,所在单位和部门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空缺职数有关,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要分析,如果你一定要做总体上的比较,这里有一个地方上的事业单位各级职称的比例,在链接的文末。如果你有心的话,可以和上述人行的比例比较一下,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Q3:发展和出路
A3:这里更是因人而异,也无法给出结论,所以每一点都不长篇大论,就简单列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看法吧,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1、关于加班:任何行业,非自主加班比自主加班要累的多。长期非自主加班,又缺少正向反馈的话,往往会感觉心力交瘁,看不到希望。
2、关于试错成本:18岁高中毕业+4年本科+3年硕士=25岁,25岁+5年最低服务期=30岁,离35岁招考年龄大限还有5年,这还是按一切顺利毫不耽误计算的,所以如果有想法,要抓紧。
3、关于硕士的优势:个人观察,硕士的优势在急剧下降。以前是硕士进省行,一本本科进市行,其他本科进县行,现在了解到的是,大量甚至211硕士也涌向了地市中支。这与最近国家机构改革,很多招考大户停招有关,和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有关,和80-90后的年龄分布有关,也与若干年前我们父母那一辈的婴儿潮有关。时也命也,有些事情,注定是要我们这一代人承担。“一个人的命运啊,既要看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此话诚不我欺。
4、关于提升自己/继续深造/学习一门技能/等等的难度:结论是难,非常难,需要付出比在学校时更加艰苦的努力,当然这并不是人行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行业都是如此。可以想象一下,财经类大学毕业,如果你去商行当桂圆,请问你还有时间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去对宏观经济金融做研判分析吗?那么你的专业知识被废掉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同样被断送的也有你未来的其他发展可能性。
我曾经在读大学期间在家里发现了一本泛黄的《高等数学》教材,上面是我妈妈的签章,书的前几页上认真的做了笔记,还用红笔画了很多杠杠,但是后面却是跟新书一样,我曾问她为什么不继续学下去了,她只是无奈的笑了笑。我当时刚学完数学分析,觉得数学虽然有难度,但是认真学还是能学个七七八八的,我当时的想法是,我以后显然不会是这样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肯定比父母那一辈强多了。直至今日,回望我这几年读博、换工作、继续在新岗位上忙碌的过程,我才明白当时我妈妈为什么是无奈的笑。成年人的生活没有一天是容易的,大量的事情如潮水般涌来去耗散你的精力,还面临着身体机能的日益下降。所以我的能力也并没有比父母辈强多少,网上有云:“一个人逐渐成熟,首先是承认自己父母是普通人,然后是承认自己是普通人,最后是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看来此话不假,而普通人做成任何事情都是困难的,是需要付出极为艰苦的努力的。
5、关于职称职务提升:就目前而言,省一级达到硕士标配(副主任科员+中级职称)还是没有问题的,一般2-4年即可以实现。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主任科员和中级职称堰塞湖的问题,所以副科提主任科员和初次认定中级职称的难度在增大。另外一个不确定性是,机构改革之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原主任科员对应2级主任科员,原副主任科员对应4级主任科员,中间隔了一个3级主任科员。目前人行分支机构还没有施行这项改革,如果实施,推测的话,那么硕士将只能从4主(原副主任科员)升3主(低于原来可以直接升到的主任科员,也就是2主),这对尚未拿到主任科员的硕士是极为不利的。
6、关于系统内部的一些机会:由于退休潮(从今年招人较多)和县支行年龄断层存在,所以已经工作了若干年的pbcer,在这几年内如果能抓住机会往上走一级,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入行时间较晚,或者局部环境不优(比如处室都是年轻人,等待提升职称或者职级,或者单位的职数已满),这几年内难以继续往上走的,那就只能继续排队了,不过谨防后来人坐火箭插队哟(* ̄︶ ̄),不然你就需要一颗坚强的心脏了。
写在最后:
1、如果专业技术精湛,任何时候都不要害怕竞争,去专业的地方做专业的事情。打个比方,一个医生不会说因为害怕竞争而不去大医院,情愿去单位医务室待着;一个专业技术工作者也不会为了仅仅是为了体制内上岸,选择一个基层混岗混编的公务员单位做二等公民,而应该去对口的事业单位。如果确实对金融研究有兴趣和能力,个人觉得人行省一级对你而言级别太低,应该去人总行、部委、高校、研究所。如果对金融实务感兴趣,那更应该去机构,去市场中搏杀。
2、做决定要趁早,转行也要趁早。现在想起来,我仍然感慨多年以前的一个冷雨夜,在实习县支行宿舍中,提交博士报名申请书的时候。
3、坚持学习,坚持自己认定的东西。人行不缺学习培训的机会,有些培训讲的确实非常不错。包括内网也有很多。但是一般而言对学习培训走过场的也多,有些基层领导也直接说培训的东西工作根本用不上,但是恰恰是这些在工作中用不上的东西,对提升自己是最有用的。(打个比方,对商业银行基层管理者而言,他肯定觉得具体的业务操作规程比管理学原理,风险管理课程有用的多,但是如果你真听了他的话只去学操作规程,而放弃了解背后的原理,那么实际上也丧失了提升自己,从更高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你既要应付领导要求,还要自己去学自己要学的东西,你晚上加班回到家不能躺下休息还要继续啃书,你扪心自问能坚持下来吗?这也是为什么工作之后要学习是如此之难)
4、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谋定而后动。网上抱怨的帖子还是少看,知乎上那些手撕领导,干翻同事的职场爽文也尽量少看点,毕竟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没有任何用处,还是关了浏览器去学习吧。
最后的最后,我在知乎潜水多年,这算是最长的一个帖子了,这个帖子我断断续续写了很长时间,基本上每写一段我都会陷入对上一段工作的思考中,写下这些,也是对过去一段工作的总结和告别。
以后大概也不会再回答和人行相关的问题了,毕竟,人不能总活在回忆里面,人还是要向前看。在此祝愿所有的pbcer和前pbcer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永远都能开心快乐吧。
改革这种事情一定要以官方为准
待遇一般北方地区高于同级别公务员,南方发达省份略低
人民银行2022招聘考试备考攻略,高分进面不是事儿人民银行面试高分复习攻略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央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管理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稳定。为了确保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人民银行对其进行考试。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对考生的要求也非常高。以下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内容的详细介绍:
宏观经济环境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在这一模块中,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包括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重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解读。
货币政策是人民银行最核心的职责之一,因此也是分支机构考试内容的重点。在这一模块中,考生需要了解货币政策背后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金融市场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内容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考生需要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各个市场的运作规则和监管政策。
金融机构监管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内容中的关键考点。考生需要了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和业务范围,以及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定和要求。
支付结算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内容中的一项重要领域。考生需要了解支付结算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以及人民银行对支付结算的监管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必须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并进行合规管理。考生需要了解金融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等法规,以及各项合规管理要求。
风险管理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内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生需要了解金融风险的分类和评估方法,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
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考生在这一模块中需要了解各项金融业务,包括贷款、存款、外汇业务等的操作流程和相关规定。
根据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内容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考生备考: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内容非常广泛,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考点需要特别关注: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内容内容庞杂且博大精深,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各个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实践操作,多样化学习,并结合实际经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有效的备考,考生将能够顺利通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考试,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工作做出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笔试分为经济岗和非经济岗,经济岗的考试科目为行测+经济金融,非经济岗的考试科目为行测和申论。
人民银行考试笔试确认时间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担负着制定货币政策、维护货币稳定等重要职责。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加入人民银行,该机构推出了一系列的考试。其中,人民银行考试笔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
人民银行笔试内容涵盖了金融知识、经济学基础、货币政策等相关领域。考生需要掌握金融市场、货币银行业务、宏观调控等内容。人民银行考试笔试的题目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为了在人民银行考试笔试中取得好成绩,充分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人民银行考试笔试的确认时间是很多考生非常关注的事情。根据人民银行的最新公告,考试笔试的确认时间将在考试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发布。
考生可以通过登录人民银行考试网站或关注官方公告,获取确认时间的具体信息。在确认时间之前,考生应该保持关注,及时获取考试结果。
人民银行笔试结束后,考生需要及时查询考试结果。以下是查询考试结果的步骤:
人民银行笔试成绩是考生是否进入下一轮选拔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成绩高的考生将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
人民银行笔试成绩的解读主要包括:
通过笔试的考生将有机会参加面试环节。为了在面试中脱颖而出,考生需要认真准备:
通过人民银行考试,不仅可以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机会,还可以为国家的金融事业做出贡献。人民银行重视人才选拔,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和选拔机制,选拔出一批优秀的金融人才。
参加人民银行考试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无论是否通过考试,都可以在备考和面试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人民银行考试是一个严肃而庄重的过程,考生需要全力以赴,充分准备。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考生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帮助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民银行考试笔试申论范文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机构,其工作人员的选拔尤为严格。本文将探讨人民银行考试笔试申论范文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示范。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因此,人民银行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分析能力。考试笔试申论是选拔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申论考试可以全面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 请阐述当前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2. 你认为金融科技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请结合实例详细说明。
3. 在金融监管方面,你认为人民银行应当加强哪些措施?请说明原因。
申论题目:请阐述当前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金融风险不断积聚、金融创新压力增大、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措施,我国金融市场能够更加稳健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人民银行考试笔试申论范文的撰写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不断练习和提高,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希望人民银行能够招募到更多优秀的金融人才,为金融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次机构改革对金融系统触动较大,其中央妈——中国人民银行机构大为压缩。按照方案,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清理撤销四类机构:一是大区分行及分行营业管理部;二是总行直属营业管理部;三是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四是县级支行。
清理后,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也就是说,中国人民银行机关干部以后不管是在总行还是派出机构,都是公务员身份,按规定都需参加国考进入。而在过去,中国人民银行机关人员身份并不统一。改革前,中国人民银行机关人员的身份有两种:一种是公务员,主要集中在人民银行总部机关,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26个组成部门之一,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一样都是行政机关,机关人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纳入公务员管理;一种是行员,人行在其总行机关以下的分行、支行实行了一种特殊管理模式,即行员制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单独招考,录用后不给予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而是按照行员身份比照行政事业单位定级定岗、交流使用。
其身份性质类似于国企在册人员,后者也没有行政事业编制,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因此绝大多数情况只能在系统内部交流,但到一定级别后可以按政策调任行政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置换为公务员或事业编。由于基层人行都是行员制管理,不执行公务员的规范待遇,人行自定了一套薪酬体系,提高了绩效标准,使得基层人行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高于同地区的公务员。局部地区的市县人行工资待遇甚至比同地区的公务员高出一倍以上。
这次人民银行改革后,县级支行职能上收地市中心支行,以后不管是人行总行还是省分行,亦或是地市中心支行,都将全部使用行政编制从原来的行员变为公务员,执行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这意味着很多地区的人行职员工资待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部分地区甚至可能腰斩。对于很多体制外包括体制内的事业编来说,有机会转公务员无异于天上掉馅饼,那是可遇不可求天大的好事。可对人行的职员而言,公务员这层身份的吸引力未必有那么大,一他们本身足够稳定,只要是通过人行招考进入正式人员,不存在下岗失业的风险,和公务员没什么两样;二公务员的收入没吸引力,人行的待遇在里面待过的人都清楚,比公务员只高不低,更遑论事业编了。正所谓由奢入俭难,拿惯了高收入再让他们回去过“穷日子”,可想而知他们的心情。从这个角度理解,这次人行改革未必是这个系统的人愿意见到的。但是个人服从全局,加强金融体系的监管是大势所趋,为了大局有时候不得不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
来源:80后小公 侵删
————————————
公务员遴选备考礼包大放送
1、31个分省市遴选真题解析pdf版(必备资料)
2、遴选笔试真题解析23套&面试真题解析42套
3、2023中直遴选面试真题+备考策略+考情分析
4、公文写作范文集
5、进遴选备考群(群内每日分享好文、每日一题、遴选公告)
人民银行要改革? 之前分支机构也不是事业单位啊。
2021人行笔试于11月7日进行,笔试成绩11月25日发布。
我觉得不够,人民银行是面向全国招聘,竞争太激烈了,准备两个月略显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