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治的名句?

时间:2025-02-09 14:15 人气:0 编辑:招聘街

一、关于法治的名句?

关于法治的名言:

1、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2、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3、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4、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5、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7、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8、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9、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10、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1、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12、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3、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二、关于法治的词语?

关于法律的四字词语:违法必究,依法治国,执法必严,疑罪从无,执法不阿,有法可依.匡扶正义明理诚信,诚实守法,公平正义,法不责众无法无天法不容情执法如山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知法犯法横行不法斯公罔法舞文弄法以身试法法外开恩法外施仁徇私枉法贪赃枉法逍遥法外目无法纪奉公守法

三、关于法治的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四、关于法治的,诗句?

这里举几个例子:

"法乃国之本,治世之基石。" —— 强调了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 意味着法律的公正和严谨,无论是谁,只要违反了法律,都会受到惩罚。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 这句话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 这表明了法律的规定和限制,人们在行动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

五、关于法治社会的资料?

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 它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以及亲疏关系来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

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即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

简约而言,法治的精神方面主要是指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坚决的支持,养成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和民事等方面的纠纷的习惯和意识。

在法治民主的社会中,法律和行政法规等由规范的民主程序产生和制订出来,并且其司法和执行过程通过规范的秩序受到全社会的公开监督。

六、关于法治的名言名句?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七、关于依法治校的古诗?

十年植木成栋梁,学法用法并护法。

百年树人国运昌。耳濡目染记心上。

小树成材需修剪,校园法制气氛浓,

少年成才靠培养。周边环境要跟上。

法制教育进校园公安、教委和城建,

恰似苗圃见阳光文化、街道与工商,

听讲座,举案例,有关部门齐配合,

法制校长把课上;“三室一厅”(注)清理光编小报,演节目,学校家庭和社会,

举办竞赛和演讲;形成社区教育网。

听广播,看电视,处处讲法崇文明,

形式灵活又多样;违法犯罪无处藏。

模拟法庭很逼真。依法治校结硕果,

学生轮流当庭长。一代更比一代强。

原告被告和律师,待到桃李满天下,

唇枪舌剑论短长。决决中华更富强。

八、有什么关于法治的句子?

  关于法治的句子  

1、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彰显法治力量,建设法治中国。  

2、德行天下,法治社会,人人用法,和谐中华。  

3、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法治精神成为全民的信仰。  

4、学法辨是非,守法践于行,宪法广宣传,社会更安宁!  

5、以宪为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共同构建法治社会。  

6、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坚决实施依法治国,让宪法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及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7、学法爱法维护法,知法用法行天下。  

8、依宪治国,处处政通人和;依法兴邦,人人安居乐业。  

9、古语云:“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只有法律才能保障我们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只有!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母法,也是根本大法。大学生更是要主动知法、学法,带头做宪法的“代言人”!  

10、学法以正,普法以诚,明法以精,尚法以恒。  

11、积极学宪,懂法明理,规行矩步,一生受益;人人守法,处处和谐,更好明天,同心协力。  

12、普法人甘愿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做法治中国的奠基石,致敬!我们和你们一起奔跑在实现法治梦、中国梦的路上。  

13、法律知识很重要,学法懂法不可少!学法入心底,不触高压线!首发过生活,幸福有保障!用法维权益,说话有底气!知法守法做表率,家邻和睦安宁在,人人欢乐笑开怀。  

14、忠于宪法,服务社会。  

15、发挥宪法作用,树立宪法权威,普及宪法知识与价值,让宪法权威深入民心,人民才有法的保障,国家才能更加富强!  

16、为官者依法,国泰民安;为名者依法,和谐发展;为商者依法,商机无限;为友者依法,高朋满座。  

17、知法分清荣辱,学法明辨是非,用法处理纷争,懂法不会吃亏。手法从我做起,护法人人有责,宣法社会更美。  

18、普法的核心在于普宪,依宪治国,发挥宪法作用,树立宪法权威,塑造宪法信仰。宪法作为最重要之法律,一定要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19、国泰于法正,民安于律清。  

20、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棵大树,宪法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基。宪法是法之统帅,从宪法出发,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1、学习宪法,就是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观念,培养宪法意识,普及宪法知识,塑造宪法文化,使宪法更加贴近我们生活,成为生活中的规则与习惯。  

22、新时期的宪法经历了几次修正以来,更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宪法保障无处不在,宪法精神无处不在!  

23、宪法让我感受到国家对人民的尊重和保护,守法学法,从你我做起。  

24、宪法,乃国之根本,民之倚仗。  

25、宪法是根亦是魂,立国之本此为准,护法守法不在口,依法行事在走心。  

26、感受宪法价值,扩大宪法基础,注重宪法形象,维护宪法尊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为人民幸福生活护航!  

27、法由民出,权依法使,学法辨是非,守法践于行,弘扬宪法,遵纪守法,办事依法,最好办法。  

28、学法,知法,立身守法;用法,护法,办事依法。  

29、坚守努力,接力前行,法治的力量就会生生不息,法治中国的梦想也定会实现。  30、莫道行路难,守法路自宽。

九、关于法治的对联有哪些?

1、罔违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欺无怍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2、听讼当审事实,观色伪,则自然曲直分明断案须采言词,察心理,庶不致是非颠倒

1:依据证据字据收据有据可循法理情理道理天理无理难行2:法律戒律严以律己公平公开公正廉明

十、关于关法治的小故事?

法律小故事

故事1

昨天早晨8点多;张女士刚起床,就听见我们院里一片嘈杂:原来是他们院子一个老爷子由于年岁已高,反应稍慢,骑自行车压了别人的一条小狗,牵狗人不依不饶;非得逼老爷子赔偿。其实也没有大问题,就是稍稍碰了那条畜生一下!张女士看到这种情况就穿衣下了楼,问清了压狗的时间后;对那人说:“第一;我们需要你出示合法的养犬证、第二;您遛狗的时间不对,辽宁省有关法律规定是晚7点以后至第二天早7点之前!第三;您应该庆幸的是您的狗没有把老爷子晃摔了,否则后果您自己合计吧!”听了张女士的话,牵狗人也自觉理亏,搭讪了几句就走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多掌握点儿法律常识;确实可以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

故事2

中考前一天,五名社会青年冲进某校初三(3)班教室殴打初三学生林某,林某情急之中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威胁社会青年,其一名社会青年冲过去殴打林某时被划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公安机关以林某携带管制刀具,对其进行了拘留。其家长承担也事赔偿责任。

故事3

“我们村的马主任判处有期徒刑2年,太冤枉啦!”村民都这样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2001年的春天,安徽山区某村的小学校年久失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当地村小太多,乡人民政府也没钱支助,所以修学校的钱只能由本村解决,但村里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呢?最后该村的村民委员会主任马某决定向县林业局争取了砍伐40个立方米木材的指标,用它作为修建的材料和经费,结果由于成本大大提高,马某擅自带领村民们多砍了200个立方米。当一座漂亮的学校将要竣工的时候,公安人员带走了马某。由于他的行为触犯了《森林法》和《刑法》,被判处了有期徒刑2年。为什么马主任做好事却被判刑呢?原来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有这样的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看来我们做好事也得遵守法律呀效死亡。公安机关以林某携带管制刀具,对其进行了拘留。其家长承担也事赔偿责任

故事4

某中学生林某因与同年级同学钟某发生矛盾后斗殴,当晚8时许钟某纠集同学挟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内,将林某打倒在地。后来林某起身掏出水果刀,对其中的王某等人乱刺后逃离现场,王某被刺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月17日,法院以林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故事5

16岁的小兴,自打接触网络游戏CS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苦于家里管得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补习费等各种费用。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

故事6

身患残疾的母亲病重在床,父亲是普通工人,年仅15岁的儿子小刚品学兼优,还是班干部。家里的困难小刚都看在眼里,他非常清楚钱对于母亲及整个家庭的重要。暑假期间,街坊一在工读学校就读的孩子找到小刚,对他说有办法能弄到钱,并向小刚保证,只要跟他一起混,一定可以发财。孝顺的小刚动摇了,憧憬着“要是能弄到好多钱,就可以给我妈妈动手术了”。两人一合计,目标锁定在了小刚一个家里很有钱的小学同学明明身上。于是两人借口找明明玩,由小刚敲开了明明的家门。两个半大孩子进去后,在明明父母在场的情况下,邻家孩子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菜刀,大声宣布:“抢劫,把钱拿出来!”明明的父亲将其制服,傻在当场的小刚也被送进了派出所。

故事7

王先生在外地工作,离家较远,平时回家较少,大多是通过电话与家里联系。有一天,他正在单位上班,父亲打来电话说:“昨天我和你二叔因为自留山的划分问题吵了一架,吵得很凶,你二叔说准备找人揍我。”过了几天,父亲又来电话:“自留山的事没有摆平,新问题又来了。”王先生一听心里直打鼓,连问咋回事,父亲说:“我和你二叔因堂屋问题又吵架了,我准备揍你二叔,到时候万一把他弄得哪儿不合适,就算坐班房我也豁出去了。”他还问王先生把人打伤要判几年刑。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王先生赶紧说:“你这次无论如何也得听我的,不能急。”父亲说:“你快讲,废话少说。”王先生告诉他,#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打人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打伤了还得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兄弟之间的事还是和解为好。自留山和堂屋都属《民法通则》调整的范畴,但里面还涉及到《继承法》的有关法条,一时半会儿在电话里很难说清楚,于是,王先生就把有关《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的法律知识及解决中需要的相关证据给父亲寄了回去,希望他和二叔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两个月后,父亲来信说:“我与你二叔的纠纷是用法律手段解决的,大家都没啥异议。近些日子,我们的关系在逐渐好转。”据说从那以后,父亲有空儿就给亲戚朋友讲他学到的一点法律知识。后来父亲对法律知识越来越有兴趣,村子里发生什么事,他总会打电话向王先生咨询

故事8

自从小冀考上机车驾照后,就变成了一个以车代步的人,平时出门,无论是五分钟的路或是五十分钟的距离,只要没下雨,他都习惯以车代步。这天天空下著大雨,小冀心想今天不能汽车去上学了,只好认命地拿著雨伞,搭车上学去.到了中午休息时间,小冀突然发现下午要交的报告竟然放在家里忘记带了!于是他决定回家一趟.

小冀习惯地走到自己常停车的地方,找了半天才记起今天并没有骑车来学校.这时小冀发现有一台机车的钥匙还插在车上,没有被拔下来。小冀好心地把钥匙拔下来,本想把钥匙交给学校的警卫室,但他想起自己要回家一趟,今天刚好又没有骑车,不如就借用一下吧!他估计了一下往返的时间,大概半小时内就可以回到学校了,到时再替车子的主人将钥匙交到警卫室,说不定车子的主人还不知道自己的车子曾被人借骑过呢!在骑车回家的路上,刚好碰上警察巡检,警察先生要求小冀拿出驾照来让他检查,没有驾照的小冀,向警察先生解释,他只是借用一下这部机车而已,并没有要偷窃的意思。

如果小冀能向承办的法官证明他并没有不法的意图,而且法官相信他的说词,那么他的行为就不会处犯刑法上的普通盗窃罪。但因为有无不法的意图是属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要举证说明自己没有不法的意图是很困难的。

所以,只要不是自己的东西,最好都不要借用或替人看护,以免惹祸上身却不自知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招聘街 滇ICP备2024020316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