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亲爱的。工资低的可怜。扣完社保公积金才三千六百多的地方,不要来
广东省历史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座集历史文化收藏、展览、研究、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占地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作为广东省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馆藏品丰富而珍贵,展示了广东地区自古以来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与发展演变。
科普广东省历史博物馆以“发扬广东文化,展示广东历史”为己任,全力致力于宣传、研究广东的历史文化遗产。馆内举办了大量的专题展览,如“岭南文明展”、“珠江文明展”等,通过展品陈列和科普解说,使广大观众了解广东历史的辉煌和灿烂。
博物馆建有先进的多媒体展示设备,融合了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互动云屏等科技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变迁。此外,博物馆还开设了多个主题展览厅,如革命历史展厅、古代文化展厅、古代艺术品展厅等,通过不同的主题展示,全方位展现广东历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科普广东省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品陈列丰富多样,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物。其中的重要收藏品包括:
这些馆藏品的珍贵性和价值不仅体现了广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广东省历史博物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旨在推动广东历史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博物馆组织举办了各类主题讲座、文化沙龙、展览解说等科普活动,通过专家的讲解和交流,加深观众对广东历史的认识。此外,博物馆还面向学校和社区举办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科研训练等教育项目,培养青少年的历史文化兴趣和科学素养。
博物馆还积极开展数字化科普教育,推出了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和网络平台,为广大网友提供广东历史文化的线上学习资源。
为了方便观众的参观体验,科普广东省历史博物馆提供以下参观须知:
以上是科普广东省历史博物馆的相关介绍,如果你对广东历史文化感兴趣,不妨前往博物馆一探究竟,相信你会有一次难忘的学习与参观之旅。
这个待遇是硕士的待遇。这是你一年到手的所有钱除12后的月收入。第一年估计勉强可以达到每月6000。第3年时差不多可勉强可以达到月均7500。每周工作6天。
在广东省所有公务员中,省直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处在平均线,甚至还稍微低一点!想要工资高还得去基层!
只说工资待遇,那街道办的岗位妥妥的就是热门岗,竞争激烈、大神层出不穷!
广东省的情况和中西部不同,中西部都是越往上工资越高,上层财政有钱,而广东省是越往下工资越高,钱都在基层财政那里。这里有一份数据:广东省直15+,广深市直20+,区直25+,街道办30+。
想要拿到一个工资比较高的岗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起比较各方面的工资待遇,有这时间还不如好好准备,提升上岸的几率!
本人参加的是18年的国考,以行测75.7、申论72.5笔试第二的成绩进面,在面试中逆袭成为第一最后成功上岸。备考的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接下来就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吧,想要省考成功上岸的小伙伴一定要好好看啊!
一、 备考前的误区
1、 认为时间越长备考越完善
备考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很多人都有这个误区,觉得时间越长准备就会越充足,最后上岸的几率就会增加,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是错误的。
按照这个说法那些参加过不止一次公考的人是不是上岸的几率就要爆表了,但实际情况是一些人不管参加过多少次公考,考不上就是考不上,这种人有很多不是个别现象。
长时间的备考不仅不会更有效率,反而会产生备考疲倦感,效率急剧降低,基本上什么都复习不进去,那时候每天想的就不是怎么备考了,而是想要放弃,觉得备考的过程太难了,很多人就是因为备考时间拉的太长产生了放弃的想法。所以备考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复习节奏非常重要,公考不适合持久战!
2、 只要报班就能上岸
有些人把报班学习看得太重,觉得只要报班了,那公务员考试就稳了。这个误区针对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大多数想要走公考捷径的人。报班相对来说对备考有帮助,既有老师监督,还有一个班的小伙伴陪着学习,学习氛围浓厚,效率比较高。但是请注意一点,每年报班的人有多少,最后上岸的人又有多少!
不要把报班学习看的太重,报班学习不是万能的,连班里的老师都不能肯定地说让你成功上岸!
报班学习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对于自学能力不强、自律性不高的人来说,有人监督才更有效率,那这种人就可以报班学,跟班学习能学进去。但是自学能力比较好、自律性也比较强的人,就不用报班,自己学习更有效率,跟班学反而会影响学习进度。
所以报班不是必不必须而是适不适合,报班只是过程,上岸才是目标,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最重要。
3、 觉得备考资料越多越好
这个应该是很多人的真正想法,在备考中总觉得资料不够用,认为下一本更好。结果就是资料没用好,备考也一塌糊涂。
资料不是越多越好,市面上关于公考的资料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其中不乏有滥竽充数的。有很多同学都觉得备考资料越多越好,我在备考的时候就犯过这个错误,当时买了很多资料。又有基础教材、又有拔高提升、连习题册我都买了七八套,最后的结果就是放在书架上落灰,根本没用多少。
所以只要挑选重点资料就行,不要准备太多,又浪费钱又给备考带来麻烦。
二、 具体备考
行测
1、 打基础阶段
必备资料:中公教材+决战行测5000题
我基础不好,所以打基础阶段并没有跳过,如果是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就可以直接跳过这个阶段。先是看中公的教材,了解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各模块都有什么题型等等,然后就快速过一遍行测的知识点部分,主要是看以前学过的内容,把脑海中的记忆唤醒。
陌生知识点我没有细看,而是在练习中巩固。这是我的一个小技巧,既不耽误练习又不耽误学知识,对我来说在练习的过程中学陌生的知识点效率更高,不像其他人得先学再练。
我在做行测5000题的时候主要是看知识点的运用,同时准备了笔记本把重点记在上面,比如陌生知识点的总结,我一边在本子上记录一边记忆,到最后我的基础部分掌握的很牢固。
2、 巩固提高阶段
必备资料:阿甘上岸说+决战行测5000题
基础打牢之后,我就把重点放在了技巧上,行测在考试时间内想要把题目做完没有一个比较快的速度是不可能实现的,而速度又和技巧息息相关。
我学技巧之前找了很多视频课,粉笔的、中公的等等,相对比之后发现还是阿甘比较适合我。像是粉笔的课程大部分都是在讲基础知识,和技巧有关的内容比较少,而且上面的技巧并不简单,解题的时间还是比较长。
阿甘的技巧实用性强,而且用起来非常简单,一般用技巧两三步就能直接解决问题,认真配合5000题把阿甘中的内容研究透彻,行测75+妥妥的!
我在学习技巧之前,先看了阿甘中重要知识点部分,这部分快速过一遍,也是对之前基础学习的回顾,能够加深印象,接下来就开始学技巧了。
阿甘老师技巧讲的非常详细,不仅包含题目的要点,还有引出技巧的步骤,比如言语理解模块,就讲了题目的要点关键,一步一步下来,步骤非常清楚。我第一遍重点是看和记,每个模块的技巧我都整体看了一遍,同时把重点也记在了笔记本上,对技巧有了一个了解。
然后我开始用行测5000题练习技巧,只是看技巧还不够,必须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我掌握最快的是言语理解和资料分析,而逻辑推理和数量关系这两部分是我的难点,所以我第二遍看阿甘就是重点看这两部分内容。
第二遍的重点就是练和用,逻辑推理和数量关系这两部分我都是跟着老师一步步做的,在看视频的时候同一个技巧我用了三四道题来练习,老师做什么步骤我就跟着学,慢慢的我对这两部分的技巧就掌握了。在跟着学的过程中,我把记在笔记本上的重点也拿出来复习,把当时没有记到位的地方又重新整理。
第二遍学完之后我开始整体练习了,按照我自己总结的做题顺序开始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刷题训练,把技巧运用熟练,刚开始速度还比较慢,但是练习一段时间之后速度就有很大的提升。
3、 套题练习+冲刺阶段
必备资料:历年真题套题+错题本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套题的练习,之前都是模块练习,做套题和做模块训练感觉是不同的。我在开始训练的时候并没有计时,先练习三四套题目,目的就是熟悉做套题的感觉,然后我训练就开始计时。
在做套题的时候,我把涂答题卡的时间留出来了,按照我之前涂答题卡的时间总共留下了五分钟,也就是说我做题的时间就是115分钟。在做题的时候我按照上个阶段总结出的做题顺序,从上到下顺下来,遇到难题就先放弃,练习几次之后速度就慢慢上去了。
在做套题的同时我也没忘记错题的回顾。我看错题的时候是从后往前看的,越往前题目越简单,错误的原因也比较搞笑,最前面的题目我还发现有因为自己看错小数点而计算错误的。回顾错题的时候,我重点看的是因为技巧、知识点出错的题目,对于这部分错题,我又重新做了一遍,中间还发现了一些我自己从没注意到的点。
错题回顾完之后还没有结束,每次做套卷后我都把上面的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这样一边做题一遍回顾错题,对我复习的过程很有帮助。
申论
申论的题型没有行测那么多,而且申论全都是主观题,练习的时候因为要写很多,所以我对申论的复习策略是练精不练多。也就是把答题方法彻底掌握之后才进行练习。
1、 学习小题
必备资料:阿甘上岸说+决战申论100题
我先跟着阿甘学小题,阿甘老师对小题题型、要点、注意事项的讲解很详细,我看的时候就把这些重点内容记在本子上了,了解申论的基础知识之后,我就开始学答题方法。
阿甘的答题方法很有条理,先是提出得分点的概念,然后根据每种小题的分数划分回答要点的数量,比如10分以下的小题要点就在5个以内,15分以上就是在5-10个之间,按照这个方法来回答要点,不容易写少任何一个。
综合分析题我看的时间最长,因为我对这种类型的题目最不擅长。这类题没有具体要求,要按照题目提出的问题来进行一系列操作,比如题目要求分析材料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就需要在材料中分析具体问题;还有分析材料谈谈事情的影响,那就要根据具体问题去找影响的表现。
阿甘老师对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很了解,给出了每种问题的回答思路,我按照老师的思路走,又练习了四五道题,基本上就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在这里提醒一下:在学方法的时候,不要只看视频,要结合题目,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按照方法做,这样很省时间,又能学又能练,效率很高。
2、 学习大作文
必备资料:李梦圆申论视频+决战申论100题
大作文是申论的重点,我在学写大作文的时候主要是看李梦圆老师的课程,李老师从作文思路、框架讲到具体内容、论证方法,整体听一遍我就对大作文的写作有了一些想法。同时我也准备了高分作文,看看别人的作文中是怎么运用素材的,分析一下其中的素材和材料的联系是怎么样的。
我先听课,把课上老师总结的写作要点全记下来,然后分析高分作文,把这些要点对照高分作文,再自己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接下来我就开始作文练习了。最开始我没有上手写文章,先是把思路框架列出来,然后根据材料找出中心论点,最后对开头、中间段、结尾进行书写,把自己写的东西和高分作文对比,找出自己的缺点,然后反复训练。
3、 综合训练
必备资料:历年申论真题
学完小题和大作文我就开始进行整体的套卷练习了。这时候的练习我就是不管是小题还是大作文全都写,写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分析,看看自己还有哪个题型没有彻底掌握,然后重点复习那个题型的答题方法。我在练习申论套卷的时候,用光了两支笔。
一直到考试之前我都是在练习套题,只是刚开始我练的题量比较大,每天两套真题,到考试前一周左右,就开始一天一套。做完题就进行分析、查漏补缺。
三、 考前注意事项
1、 考点离家远要早点订宾馆
有些人的考试地点离家比较远,在去考场的路上需要用很长时间,我建议直接在考点附近订一间房间,又方便又省时。订宾馆宜早不宜迟,越是接近考试时间越难订,不是只有你有这个问题,其他人也会有,所以基本上在考试之前一周内就不好订到房间了。
2、 去考场踩点
在考试之前最好去考点看一下,虽然不会让进去,但是只要清楚考试地方在哪里就行。出发去考点路上有什么公交站、有什么前进路线、需要多长时间,这些都要了解,而且路线不要只准备一条,预防出现意外。
3、 各种必需品检查完整
必需品包括准考证、身份证,还有笔、橡皮等关键学习用品,在考试前就准备好,多准备几支笔,不要临近考试再去慌里慌张的买。一般考场上允许带指针手表,不让带电子手表,所以手表也要准备好。
小结
就先分享到这里吧,公考关键还是看你自己,外力帮助再多也不如自己提供动力,所以你要努力备考!
最后祝你成功上岸!
按照安徽省博物馆翻译岗位的待遇来估算,不太理想的,大约4000起,职能岗位吧,不过,广东发达,没个10k应该张不开口
不用门票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1957年开始筹建,1959年正式开放。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于2004年12月奠基开工,2010年建成,总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主要展览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设置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
广东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2008年5月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1957年开始筹建,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新馆于2004年12月奠基开工,2010年建成,总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炳胜品味(珠江新城旗舰店):在广东省博物馆的东面,步行五百米左右,人均消费一百出头。环境古色古香,出品也很不错,推荐脆皮叉烧,其他菜也可以随便点,都差不了。(旁边有家炳胜公馆,以茗茶和素食为主,别走错了。)
走在广东省博物馆附近,我常常被周围的美食吸引去掘金。在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除了能领略到博物馆内华丽多姿的艺术品,还有那各具特色的小吃,令人垂涎欲滴。
漫步在博物馆的周边,经常会听到小摊上的叫卖声,那是另一种声响,仿佛在邀请食客们来品尝独特的风味。这里有许多小吃,可以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以下是我个人认为几款不可错过的美味。
说到食物,很多人可能只会想到饱腹,但在我看来,吃东西其实是了解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每一次小吃的享用,都是对那片土地的一种浸润。在广东省博物馆附近的小吃,不仅能让我品味到地方特色,也使我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生活。
例如,当我品尝了那些传统的点心时,仿佛品味到了几百年来的文化底蕴。每一口都在讲述着粤菜的精髓,那便是对食材的讲究,对烹饪的细致与耐心。
在这里,我经常发现一些隐藏的小吃摊位,虽然有些可能并不显眼,但却别有风味。通常,我会通过观察周围人的选择来找到最佳美食。不妨试着问一些本地食客,他们总会给出好建议。
此外,手机上的美食应用也能提供不少信息,只要简单搜索,就能够找到好评如潮的小吃店。记得留意那些人流较多的摊位,往往能找到保证美味的所在。
无论是参观博物馆的想法,还是在小吃街的闲逛,广东省博物馆附近都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每一次的美食体验都为我的旅程增添了色彩,独特的小吃和丰富的文化背景总能让我收获满满。
如果你来广州,千万不要错过这些美味的小吃哦,带着你的味蕾,去探索这片充满美味的土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