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系统」到「服务」。产品并不主要依赖于「系统」的设计,而需要更多关注场景、流程、角色、供应链等等去设计服务。
2)从「体验」到「成本」。C端用户产品使用体验不再是核心,对于企业的可量化收入和成本成为产品设计的核心,需要有更多的商业视角和业务认知。
高级产品经理面试问题有以下:
1、面试官:你做的最成功的事情(不是产品)是什么?如果再做一次,怎样能做的更好?
考察一个面试者对产品之外事物的专注力,总结能力,考验一个人复盘纠错能力。
回答一般找自己生活学习中的一件事来说,要说出实情的细节,并且明确再做一次的话会更好,那里更好,好在那里。
2、面试官:可能会主动提出一个需求问产品经理有多少种解决办法?(因为产品经理一定是全公司最有办法的人,然后他又会问最好的是什么?
考察产品经理的分析能力,是否会定式思维,是否会目标为导向。
回答时要牢记降维分析法的要点,逐一分析出解决方案,同时找出最佳方案,如果时间仓促,思路比较混乱不妨直接说,一般遇到这种问题我会降维分析,比如:“说一个自己熟悉的需求进行分解”。然后,强调您这个问题给我点时间我来分析一下。同时要记住这里对方还要考察你的目标性,回答的方案不要偏离目标。
3、 面试官会问“你有什么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不管是兴趣爱好、工作经验、离奇的经历。”
考察产品经理的言谈与与沟通能力。
回答时要注意,对方时要考察你这个人说话怎么样,有多虚多实,沟通能力如何,是否很宅。这个过程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能力,突出自己兴趣爱好广泛,积极阳光的一面,但不要吹嘘,不要狂傲。产品经理如果是个死宅,或者沉迷于各种名片交流会,只会吹嘘我跟某某很熟,而没有独立的兴趣爱好,没有对这个世界的某些东西特别钻研,没有广泛的阅历,没有各行各业的朋友,说明这个人学习能力差,对新鲜事物没有追求,社交能力一般,永远只能是只青蛙,戳一下跳一下,很难成长。
4、 面试官会问你的优势是什么?用那些案例来证明?
考察面试者对自己的评价能力
回答时要注意有骨有肉,说出自己优势不是靠感念堆砌,一定要有依据讲出故事。比如:说我的思路很开阔,在公司头脑风暴的时候我总可以想出很多点子而且还比较靠谱比如上次XXX头脑风暴会…..。再比如:说我的逻辑能力比较强,某次需求分析时我利用降维分析法将需求的N解决方案都整理出来。
5、 面试官问你觉得自己最得意的产品是什么?为什么?
考察面试者对自己产品认知与熟悉程度
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在问面试者对自己产品的了解,但是却不是要系统的问一个产品的整体逻辑。回答时我们首先要确定这是自己比较得意的产品(肯定自己),然后要找到优势点(比如某个商业模式,某个功能,某个服务的价值)。然后要记得这个点一定要和自己有关系,是自己的设计的。回答之后做短暂的停顿,示意自己已经说完了,如果对方没有打断自己,那就继续开始从战略层逐步的介绍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孩子肯定会涛涛不绝的渴望描述它)
6、 你觉得自己最失败的产品是什么?为什么?
考察面试者对错误的总结能力
这个问题比较烦,因为怎么回答都是再承认自己的失误,不过也避免过于狂妄,说自己没有失败过也不好。说出一个产品的细节然后坦诚说出是自己曾经的疏忽,导致了一些不了想,不过此事至今印象深刻,导致自己之后在产品设计时会额外的注意此错误的不会再发生。
7、 第一批用户怎么获取?(暴露了对方公司可能要做0~1开发)
考察产品经理对自己用户角色的了解以及运营思路
这里首先要介绍自己的产品用户角色定位,他们的特点,他们在那里,然后分析这些用户触达的手段,精准营销购买流量,或者运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先行换取流量,再或者通过鼓励分享病毒传播。说出一些运营拉新的手段。同时要有成本意识,不是疯狂的砸钱。
8、 被同业抄袭了怎样应对?
考察产品经理面对竞争对手的应对策略
主要方式是对竞争对和自己做一次竞品分析,通过SWOT找出自己的优势对手的弱势。优势部分做增值服务拉大优势,弱势部分要做有效的追赶或避重就轻避免正面竞争。积极的寻找差异化,实现差异化竞争。积极建立核心优势壁垒,保持有效的防守位置。
9、你在设计产品过程中是如何获取用户需求的?举例3-5个。
考察产品经理需求获取能力
竞品分析、用户画像群卡片场景分析、用户访谈、数据分析、痛点挖掘、头脑风暴….
10、 你玩过那些游戏,那些地方设计的好,为什么?那些设计的不够好,怎么改的更好?
考察产品经理兴趣爱好是否广泛,对游戏类产中的设计体会
游戏产品的特点是要给用户带来优秀游戏体验(可玩性),遵守为用户带来爽快感、成就感、融入感。因此我们在会这个问题的时候要突出这款游戏中三感的体现。不好要是三感那里表现得不好结合自己得经验来回答。
11、面试官你最近关注了哪些新闻?
考察产品经理得前沿性
回答最近关注得科技类新闻,新软件、新应用、新技术类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展望未来的可能的应用场景。
12、面试官:请根据Star「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原则描述一件你做个的事情。
考察一个面试者综合能力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Task: 你是如何明确你的任务的。
Action: 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你采用了什么行动方式。
Result: 结果怎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了什么。
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我”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怎么想的,“我”怎么做的,“我”做出了什么或有什么成绩。
13、直接被要求按照题目设计APP、网站,画示意图,解释功能。
考察应聘者业务能力
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里我们只能做简单的设计,不过在设计的时候要记住菲茨定律、希克定律、奥卡姆剃刀原理等,突出自己的设计能力与理论基础。
他在快手直播平台里面卖 护肤品产品
Q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有两个作用,一是破冰,二是引起面试官的兴趣,一般需要准备30s和2min时长两个版本。提炼简历上你想被面试官关注的关键信息,介绍自己与产品相符的性格特质或是着重描述与产品相关的经历。切忌对着简历照本宣科。”
Q2.推荐一款APP,并说明推荐这款APP的原因
这个问题可以同时体现面试者在产品认知上的深度和广度。深度上,可以从产品的内容、UI/UX设计、功能甚至是商业模式等角度切入介绍这款产品的优胜之处;广度上,可以介绍一些新奇有趣的产品。选择小众的产品,即使你说的不好,但是面试管可能也不知道这款产品。
Q3. A、B两款产品你觉得有什么区别?
公司层面,可以分析两款产品之间商业模式、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不同(如: 淘宝做平台,京东自运营);产品层面,可以分析两款产品核心功能、UI/UX设计等方面的不同;用户层面,可以分析两款产品目标用户、使用场景等方面的不同。
Q4.你觉得怎么样的产品才算是一款成功的产品?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甚至改变了用户习惯,亦或有百万级用户,还是有稳定而有效的盈利模式,都是判断一款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在面试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结合一款你熟悉的产品,向面试官展示你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如: 我认为滴滴打车算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它极大地颠覆了人们的打车方式,虽然现在还在烧钱阶段,但是滴滴打车即将成为腾讯进入车联网领域的重要门票)。
Q5.如何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这个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面试者对用户需求的理解,需求搜集、分析、筛选、验证等方法论都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应该掌握的理论基础。在这个问题中,可以尝试从用户的核心需求切入,参考二八原则,只有少部分产品能满足大部分产品的需求,因此只有用户普遍存在的需求才构成产品需求。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参考less is more法则,专注于某个领域的需求,简化功能保持产品的简洁(如: 之前很火的“脸萌”,专注卡通头像)。
Q6.你觉得你有什么特质,让你比别人更适合产品经理这个职位?
这个问题也可以换成: 你知不知道产品经理是干嘛的,考察的是产品经理的基本素质。抛开绝大多数需要工作之后才能理解的模块不谈,作为一个产品小白,可以从逻辑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等与产品经理息息相关的综合能力切入,或是从自己对产品的热爱以及为此做过的努力(写用户体验报告等)切入。
Q7.如果要你从零开始做一款产品,你需要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简单粗暴,就是想问你是否了解产品开发流程,以及你理解中,产品经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没有实际产品开发经验的话,很难将这个问题拓展开来展示,可简单总结一下产品开发流程的几个阶段,然后就把话题聚焦回需求,从需求搜集、分析、验证等角度切入和面试官分享自己对这些模块的理解。
Q8.如果产品开发过程中有一个需求必须延期,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和如何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从核心需求的角度切入。如果这个需求是核心需求,那就要尽可能寻找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完成这个需求;如果这个需求不是核心需求,那就可以考虑将这个需求延期到下一版更新迭代中去。
Q9.如果老板和你产生分歧,不支持你提出的需求,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在考察团队沟通技巧。对于产品小白而言,用数据说话是比较容易切入的角度。首先要和老板再一次解释这个需求的由来和场景等等,再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做小型问卷或是AB测试,尝试用数据说服老板。
Q10.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我的吗?
可以适当总结一些比较nice的问题,做到加深印象,把面试延长的效果。建议不要问薪资或是私人问题;也不要什么也不问浪费掉一个机会。
金融B端产品经理面试题可以依据五项类别进行总结。1. 了解面向企业的金融产品设计、销售、运营等流程及金融市场基本概念能力;2. 熟知企业应用场景,能够针对不同的企业需求,设计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金融产品;3. 具备数据分析及研究能力,能够根据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分析、用户画像等因素来优化产品设计和提升效果;4. 拥有敏锐的市场和用户洞察力,对产品的用户体验以及市场推广具备一定的认知和策略;5. 具备丰富的团队协作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协调项目进度,推动团队持续高效运作。
1. 需求分析:分析市场潜在需求、收集用户需求;2. 目标设定:量化TOB产品的目标,如销售额、市场份额等;3. 产品定位:清楚产品位置、目标客户群及市场占有率;4. 产品特征设计:按产品成本、功能、技术、客户需求和价值等方面设计产品特征;5. 技术研发:研究有效的技术方案,按照设计进行技术研发;6. 产品审批:运用技术、比较安全等审核标准及指标量化核实产品质量;7. 生产实施:通过流程制定,完善生产细节及质量管控;8. 产品发行:按销售模式及销售体系进行产品发行及推广。
tob是对企业,对企业的移动端产品,是企业员工用的
tob产品有4类:
第1类为管理系统类产品,如CRM、ERP、BOSS平台等;
第2类为办公系统类产品,如OA;
第3类为商家端系统类产品,如给小B端用的商户系统;
第4类为接口服务类产品,如聚合支付接口、人脸识别接口。
从产品形态上来说,前三类tob产品都具有用户操作界面,其设计原则和C端产品的设计方法有很大的重合,可以借鉴C端产品的设计方法进行产品设计,例如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简约设计方法等UE、UI设计方法就同样适用于前三类产品的页面设计。但第四类接口服务型产品没有操作界面,产品形态是以API接口存在,所以设计的方式与C端产品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to B的产品经理,是面向B端商家,公司,政府部门等机构的产品经理,负责设计服务于B端的产品。
a. 产品实现的价值:
这是产品和研发部门设计产品、开发产品所希望为客户带来的价值。也许是让使用者操作更便捷省时,也许是能输出统计分析指导业务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b. 营销传递的价值:
到这个点上,就有很多SaaS公司出现组织协作障碍了。
我到有的公司做交流,销售团队的总监们反映公司产品线很长,产品经理轮番给新销售代表做5天培训,培训完新同事都傻了。
这就是从a到b的过程中缺乏对传递方法的思考。进一步说, 销售面对客户的时候,当然不应该做产品功能演示,而要讲到一些应用场景,传递给客户具象化的价值。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要思考,我们的销售代表应该如何掌握产品价值?至于产品功能、产品操作层面的内容,能简则简,只弄清楚最关键的操作。
对于新销售代表来说,更是没必要把所有产品线都培训一遍。哪个产品更容易掌握、目标客群又够宽广,就可以从这一个产品开始着手学习、掌握。
因此,“b.营销传递的价值”是我们之前说过“标准销售打法SOP”中的重要一环,包括以下内容:
◆ 产品核心价值(几句话说清楚)。
◆ 核心使用场景(具象化)。
◆ 在这些场景下客户的常见痛点。
◆ 用我们的产品解决这些痛点问题的简要过程描述。
◆ 已上线客户使用后得到的价值(建议拍摄客户鉴证视频,如对使用效果有数字描述更佳)。
这些SOP不仅要做,而且要反复打磨,令其容易到新员工也能很快掌握。对老销售同事则需要按月或按季度做沙盘演练考察,保障每个人见客户时都能把产品价值描述清晰。
c. 客户接收到的价值
即便这样,客户接收到的价值还有很大漏损。
to B与to C营销很大的区别就在这里,每个B(企业)都不同,每个KP(关键决策人)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很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
产品本身的价值有100分 ——> 市场和销售同事反复练习能传递80分 ——> 客户get到一半,也就是40分。
很可能竞品产品本身只有70分,但在a—>b、b—>c的传递能力上比我们强,最后传递给客户50分。还是技高一筹压过我们。
如何提高b-c环节的传递呢?这里又有很多方法解决:
◆ 只讲重点:“我们有100个功能点、25个价值点,现在只让我讲3个?”—— 是的,客户给我们的时间有限,不要面面俱到,而是先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然后讲能击中痛点的价值点。
◆ 首先引起兴趣,然后建立反馈机制。销售代表要设法在沟通前期,就引起客户对解决自己某个工作难题的兴趣,然后有顾问式销售的方式,边介绍产品价值、边引导客户反馈自己想法。
◆ 如果我们的销售技能还很基础,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的产品比较简单、产品价值也容易描述(否则我们也不能找“很基础”的销售代表了)。
销售团队可以统一指定一个讲述套路,用15分钟讲述清楚3~5个关键价值点;并通过展示产品中成功使用场景的方法,使客户有对价值点的直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