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核范围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语文基础与公文写作等诸多方面。
具体来说:
题型上,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但是也有一些招考单位多数倾向于公基+写作的形式。
方式上,因为其内容庞杂,所以考起来综合难度大,灵活程度高。
时间上,由于题量的原因,很多考生甚至无法完成全部题目,所以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也是需要掌握的技巧。
这个得看个人的复习程度了,如果你认真学习的话,还是比较好考的,还是得自己努力学习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类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公共类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政治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部分经济类包含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等内容。
第三部分,行政管理。
第四部分,公文写作。
第五部分,法律基础知识。
一般是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政策法规。
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总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五大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等知识面。 2001年后,国家公务员考试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一科的考试内容,将其内容压缩作为常识判断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加以考察。
公共基础知识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涉及到时事政治,法律,公文,政治等等方面,专业知识就是考察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模块。
1、世界著名山川: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3、七大洲的最高峰:(豫见考公)亚洲-珠穆朗玛峰,欧洲-厄尔布鲁士山,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北美洲-麦金利山,南美洲-阿空加瓜山,大洋洲-科修斯山,南极洲-文森峰
4、主要河流
最大的河:亚马逊河(南美洲)
最长的河:尼罗河(非洲)
海拔最高的河:雅鲁藏布江(西藏)
海拔最低的河:约旦河(西亚)
5、主要湖泊
海拔最低的湖:死海(西亚)
海拔最高的湖:的的喀喀湖(南美洲)
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洲)
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最大湖泊(咸水湖):里海(亚欧交界)
6、特殊的海域
水温和盐度最高海域:红海(亚非交界)
盐度最低海域:波罗的海(北欧)
综合分析能力是结构化面试关键点考察的一种能力,在面试中,它要求考生对所考查的事物、现象、概念不但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而且能从微观方面予以考虑,并能充分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综合分析类问题,具体又可分为哲理类、公共政策类、社会问题类、政府自身建设类和漫画类,五大题型。
1、哲理类
例如,一个猎豹一直追逐一只羚羊,虽然旁边有不少惊慌失措的羚羊,但它只认定了它所追逐的一只,因为它知道,被它追逐的这只羚羊很快就会筋疲力尽,而其它羚羊力气还有很多。谈谈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此类问题的可以从多角度解答,思路可以较为发散,例如上题,既可以从执着、坚持的角度作答,也可以从“执着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思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等角度做答。
2、公共政策类
例如,09年以来,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为水价上涨进行听证或者调整了水价,有些城市上涨幅度甚至达到了45%.你的看法是什么?
此类问题需要在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展开分析,或者积极支持或者辩证分析,并能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例如上题可以按以下思路解答。
【亮明观点】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节能减排,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利弊分析】作为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自来水的属性首先在于公益性,其次才是商业性,调价应当充分考虑广大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承受能力。否则,一刀切式的提价,不但起不到节约用水的约束作用,反而会伤害部分群众的利益,损害社会公平。我国作为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节约用水的必要性自不待言,水价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借助于价格杠杆调控也无可厚非。但将节约用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涨价上,显然没看到我国水价机制的根本问题。只有真正建立和理顺水资源的价格机制,才能一劳永逸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
【政策优化】合理水价的形成,一方面要合理确定供水的真实成本,另一方面要改进管理、投资和监管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以合理配置水资源、改善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用水需求调节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运用价格机制加大污水处理力度。运用价格机制促进节约用水。
3、社会问题类
例题:“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你如何看待“蚁族”问题?
此类问题,类似于申论,可以参照申论的基本解答思路,也符合认识事物的基本思路,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三个层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例如上题可以按以下思路做答。
【提出问题】这个现象的出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们应该辨证地分析,慎重地对待。
【分析问题】大学毕业生宁愿“蜗居”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甘当“蚁族”,也不愿去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就业,在这种选择背后,有一种“剪刀差”不容忽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需要人才,却难以吸引大学毕业生。与之相对的是,过多的大学毕业生集中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造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面是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就业“洼地”,另一面却是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就业“井喷”.这种就业“剪刀差”,其实源于另外两种“剪刀差”--地区间的“剪刀差”和工农“剪刀差”.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大学毕业生大量流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工农间的“剪刀差”,则形成了两个局面:其一,几千万农民工涌向城市,与大学毕业生抢饭碗;其二,农村基本上处于一种就业真空地带,很难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解决问题】对于“蚁族”聚居区,政府和社区应当负担起更多的责任。一是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同时避免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二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增加文化和体育等活动设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有关部门可为“蚁族”提供切合实际的就业培训,提供心理辅导等。政府还应加大扶持中小和非公企业发展的力度,鼓励青年人创业,这是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主要出路。
4、政府自身建设类
从2005年开始,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接连发生,人们的目光越来越投向政府自身建设,民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批评的声音也越来越尖锐。就该类题目所涉及的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公信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建设等方面。
这类问题的解答框架,与社会问题类的题目有很多相似之处,考生完全可以遵循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来组织答案。但是这类题目往往在考察考生的智慧,爱动脑筋的考生往往避开问题的实质不谈,顾左右而言他,从容自若地牵着考官的思维,在愉悦的氛围中,展示本身的学识、修养和能力。
5、漫画类
某些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的表现,成为讽刺漫画类。
这类题目,往往是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漫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此类问题的回答,参考步骤如下:一是认真阅读给出的漫画,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二是准确定位漫画的主题,分析漫画所折射、蕴含的哲理和寓意,给出合情合理的诠释。三是联系生活实际,站在政府的角度,给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这几种题型也是广大考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类型。只要大家掌握了基本题型基本的学习技巧,头脑里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从题目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相关的知识,做到观点正确,角度合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语句流畅,在面试中以高分胜出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你是第一次考,那就买一下呗,毕竟比较系统。
不过这个也不是招考办规定的,只是市面上一些机构自己整理的。
公基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历史、科技、公文写作、国情省情、时事政治等。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的时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