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器械的采购程序:
在销售医疗器械之前,先了解客户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可以帮助我们理顺工作顺序和工作重点。
1、组织结构
医院里申请采购的部门是使用科室或者使用的人;申请方式有口头要求或书面呈述,填写采购申请。
决策部门是院长(分管院长)或者是院长会。
执行部门是器械科,少数是科室自己采购,到器械科报帐。
2、采购程序
2.1低值易耗医疗器械采购
耗材采购,对正在使用的耗材,使用人做计划,报给器械科(处或设备科/处,以下简称器械科)采购。
如果其它品牌的耗材进入,需要使用人建议,使用人所在科室领导同意,报给器械科或者呈报到院长那里,由院长批准后,小批量采购试用。
2.2常规使用的小设备采购(万元以下的设备) 由科室做消耗计划,报设备科采购。
2.3大设备的采购(每个医院,对大设备的限定不一样,我们的仪器属于大设备范围。) 基本程序是:
科室主任根据临床诊断治疗和科室经营的需要,对新项目进行论证和制定计划,判断临床价值和经济价值;决定因素是经济和临床价值以及科室能否开展这个项目。销售人员必须把相关的内容传导给主任,并帮助主任制定一个合理的方案。如果科主任认为上这个项目可以获得临床和经济价值,并认可你的公司价值观和服务,以及对你个人的信任和认可,就会按照程序填写申请购买表,递到器械科(特殊情况是递给院长);或者先与院长沟通以后,获得许可才书写申请。
医院根据当年采购计划,按照常规处理;或者根据你的工作力度,进行相应处理。由院长批准或院长会或采购办批准后,交器械科采购。
器械科长会根据产品情况选择一家或多家供应商进行多次谈判。如工作做的好,很快就会和院长或医院谈判委员会进行谈判,确定合同细节。
还有一个情况,当医院采用其它途径的资金来购买,会把项目提供给出资金的单位或组织,由他们和供应商谈判。比如政府拨款,外国政府或社会捐赠,企业医院由上级部门拨款,还有许多外国政府贷款。不同的资金来源决定你的成单时间和方式以及回款。
医用耗材采购的管理制度是指医院为了规范医用耗材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管理等过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
1、采购计划管理:医院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时间、采购数量、采购方式等,并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
2、供应商管理:医院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包括供应商的资质审查、采购合同管理、付款管理等。
3、采购流程管理:医院需要制定采购流程,包括申请、审批、采购、验收、入库等环节,确保采购过程的规范和透明。
4、质量管理:医院需要对采购的医用耗材进行质量管理,包括检验、检测、储存、使用等环节,确保医用耗材的质量和安全。
5、监督管理:医院需要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对采购过程的监督、对供应商的监督、对医用耗材质量的监督等,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公正、透明。
总之,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医院各部门的协作和配合,确保医用耗材的质量和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采购院长说了算,但还要有院长的审批哦!
购置申请
公司管理部:
我公司XX于XX年购置,到现在己使用XX年。近一段时间,经常出现故障(说明一下理由)。(或者我公司急需XX)因此,急须购置以下设备:
序号名称生产厂家单价单位数量总价
1
2
3
合计元。
以上当否,请批示。
申请人:
年月日
就把实际情况说明一下就可以了,
例如,我公司因生产需要,急须采购***原料****,请领导批示!
具体情况要看你们公司对采购的管理制度是怎么样的啊
医用耗材采购实施方案
医用耗材采购是医疗机构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有一个清晰、合理的实施方案对于医疗机构的正常运作和护理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种医用耗材采购实施方案,旨在帮助医疗机构实现高效的采购流程和优质的耗材选购。
一、需求分析
在制定医用耗材采购实施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这包括医疗机构所需的各类医用耗材的种类、规格、数量以及采购频率等方面。通过详细的需求分析,可以确保采购方案与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相匹配,避免因为采购过量或过少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或供应链的中断。
二、供应商选择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医用耗材采购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确保耗材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医疗机构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可以从供应商的信誉度、产品质量、价格竞争力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同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获得更好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
三、采购流程设计
一个高效的采购流程可以大大提升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在医用耗材采购实施方案中,需要设计和规范整个采购流程,包括采购申请、审批、订购、收货和入库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明确的责任和流程,以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和监控能力。
四、库存管理
有效的库存管理对于医疗机构的运营至关重要。在医用耗材采购实施方案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系统,包括库存预警机制、库存周转率的监控以及库存与需求的匹配等。合理管理库存可以避免过剩或不足的现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五、数据分析与优化
医用耗材采购实施方案的最后一步是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对采购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采购情况、消耗速度以及供应商绩效等信息。基于这些数据,医疗机构可以进行优化调整,以提升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
六、总结
医用耗材采购是医疗机构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个合理、高效的实施方案对于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护理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需求分析、供应商选择、采购流程设计、库存管理和数据分析与优化等步骤,医疗机构可以实现高效的医用耗材采购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护理质量。
医用耗材是医院日常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而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则是保障医院耗材供应稳定的法律依据。然而,每当医用耗材采购合同临近到期时,医院管理部门都面临着一个重要任务:确保合同的顺利续约。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和实际操作层面探讨医用耗材采购合同到期后的续约问题,并提供几点建议,助您在续约过程中避免风险。
在医用耗材采购合同到期前,管理部门应仔细研读合同中关于续约的条款。通常情况下,合同中会规定续约的方式、期限、费用等重要内容。了解这些条款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合同的续约条件,提早做好准备。
同时,如果您对合同条款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明确双方在续约过程中的权益与责任。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考虑邀请法律顾问参与,以确保合同的续约过程合法合规。
在决定是否续约之前,医院管理部门需要对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供应商提供的耗材质量、交付准时性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应纳入考量范围。只有确保供应商能够满足医院的需求,才能继续信任和合作。
为了评估供应商的服务质量,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评估供应商的服务质量,您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是否应该继续与其合作,并在续约谈判中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在医用耗材采购合同到期前,管理部门应及时启动续约谈判。提前安排时间与供应商协商并达成一致。过于拖延续约谈判可能会导致供应链中断和耗材短缺,严重影响医院正常运营。
在续约谈判中,建议围绕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需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如遇到分歧,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避免纠纷的产生。
一旦续约条件达成一致,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履行合同续约手续。这包括签署续约协议、更新相关证照和文件等。在履行手续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及时履行合同续约手续,可以避免因手续问题而导致的风险和纠纷。同时,也能更加坚定地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
合同续约只是管理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长期合作来说,定期回顾合同的执行情况尤为重要。通过对过去合作的总结和评估,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在回顾合同的执行过程中,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定期回顾合同的performance,可以帮助医院持续改进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并降低风险。
医用耗材采购合同的到期续约是医院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确保顺利续约,管理部门需要了解合同的续约条款,评估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及时启动续约谈判,履行合同续约手续,并定期回顾合同的执行情况。这些步骤将帮助医院管理部门在续约过程中做出明智决策,避免风险并保障医院耗材的供应稳定性。
您好,医用耗材外贸应该是挺好做的,因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医用耗材的消耗量会越来越大,做医用耗材外贸会比较容易找到客户。
常用医用耗材包括敷料类、包类、注射输液类、塑胶类、放射类、缝针锋线类、手术麻醉类及其它医疗机构常用耗材;特殊医用耗材包括骨科类、口腔科类、眼科类、外固定器具类、试剂类、介入类、透析类及其它医疗机构特殊耗材。
本市将对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是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具、一次性使用导尿管(包)、血管/非血管介入类、起搏器类、骨科植入类、口腔科材料、吻合器等产品,同时对医药卫生行业的发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高值医用耗材将实行阳光采购,在医疗机构建立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规范产品遴选和采购目录确定、严格医用耗材资质审查、加强医用耗材入库验收和库房日常管理、实现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和完善医用耗材档案管理、控制医用耗材临时采购的基础上,开展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通过“一个平台、协同联动、阳光透明、网上采购”,进一步降低耗材虚高价格
2012年卫生计生委出台了《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规范规定县级及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必须全部参加集中采购。鼓励其他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自愿参与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集中采购由政府主导。
医用高值耗材集中采购先由各省(区、市)集中采购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目录。对目录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具备兼容性、竞争性和可操作性。医用高值耗材集中采购是在各省政府的采购平台上进行,企业需要在采购平台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