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党的建设一直被视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重要机构之一,统计部门在党的建设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作为履行统计职能的机构,统计部门在党的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责任和使命。首先,统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增强党性意识,做到政治上的明白人。其次,统计部门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能力,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最后,统计部门要促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推动统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党建工作是统计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统计职能使命和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注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统计部门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在推进统计部门党的建设方面,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查找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深入推进夜间接受教育、争创一流党组织、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确保各项党建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统计部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注重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体系创新,优化工作流程,实现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良性互动,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1.党的思想建设:即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克服和改造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工作。它是党的政治、组织、作风、制度、纪律等各项建设的基础,也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坚强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2.党的组织建设:即为加强党的建设在组织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它是党的建设中最具经常性、普遍性的基本建设,是实现党的纲领及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物质保证,也是党深入进行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物质基础。
3.党的作风建设:即端正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的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党的制度建设:即党为了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它是党的建设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巩固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各方面建设成果的保证。
一是把准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二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要引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夯实政治根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四是涵养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五是防范政治风险。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
六是永葆政治本色。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
七是提高政治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包括以下方面:
1、服务基层: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要从基层的实际出发,要建立和实施联系基层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状况,千方百计帮助基层解决困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决议在基层贯彻落实。
2、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用心服务,使党群干群之间更融洽和谐,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3、服务中心:正确处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找准结合点,把党务工作融合于中心工作中,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任务上同担。坚持在本岗位建功立业。
1,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2,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5,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6,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7,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8,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纪律的监督。
(2)党内规章制度的监督。
(3)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4)思想作风的监督。
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包括:
(1)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
(2)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行政的情况;
(3)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4)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
(5)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6)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
(7)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党的五大建设内容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核心。党的制度建设:即党为了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它是党的建设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巩固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各方面建设成果的保证。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二)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
(三)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四)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
(七)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八)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党的建设主要包括哪六大方面
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
一、思想建设
指用共产主义理论、思想、信念、道德来教育人民群众,从而树立和公有制相适应的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和主人翁思想,
以及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等。
二、制度建设
制度,也称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三、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是指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组等内容。
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
四、纪律建设
增强全党组织纪律性。组织纪律是规范和处理党的各级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与党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基本条件。
五、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指执政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政治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即指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正确制定党的纲领和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
正确制定与此相适应的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并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确保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使全党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六、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和成就的经验中都贯穿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都把建设党的事业与建设良好的作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