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审核
学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合格名单,并于5月25日前在江苏大学本科生招生信息网进行公布,考生也可通过登录“综合评价报名系统”查看审核结果。
(二)确认考试
材料审核合格的考生须于5月31日前通过“综合评价报名系统”确认参加考试并进行缴费(60 元 /人)。考核时间冲突时,考生只能选择1所院校参加考核;对于逾期未确认或未缴费者,将视为放弃考核资格。
(三)打印准考证
6月2日-6月10日,确认参加考试的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须由中学在照片处加盖印章。
(四)考核
考核时间:6月11日,考核方式:面试,具体安排见网站通知,请考生随时关注江苏大学本科生招生信息网。
(五)确定入选考生
对于考核成绩合格的考生,学校根据考核成绩和加分(加分项目及标准详见附件3)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确定入选考生名单,入选考生数不超过学校综合评价招生计划数的5倍。入选考生名单将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和江苏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进行公示。
(六)志愿填报
取得我校综合评价招生入选资格且高考文化分达到江苏省相应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的考生,须于填报高考志愿规定的时间内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在“综合评价招生”专栏中填报我校,所填报的专业须符合学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江苏高校综合评价放在本科批次前录取,采用高考成绩和综评校考成绩折算的计分办法择优录取。
报名条件
必备条件: 本选科组合在考试成绩排名要求:四星级高中前30%,三星级高中前5%;
认可的理科竞赛: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省三级以上级别奖项,部分省属院校还会认可省级初赛奖项,具体认可情况以高校公布简章为准;
认可的文科竞赛: 叶圣陶杯、新概念作文、北大培文杯、语文报杯、创新作文、创新英语、英语能力、21 世纪演讲大赛、外语素养大赛等;
优选条件: 获得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
辅助条件: 获得其他奖项、荣誉、社会活动、研究性学习、体育成绩等;
时间安排
即日起:考生准备申报材料,可报考多个学校。
4月28日前:各高校向社会公布招生简章
5月10日前:在阳光高考完成报名工作
5月25日前:高校公布初审名单
5月31日前:通过A类高校初审的考生,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考生服务平台,确认报考高校志愿及顺序,不填报视为放弃
6月13日左右:学校安排考核面试并公示结果,不同学校考核面试时间可能有冲突,须酌情选择
6月29日-7月2日:在本科志愿填报期间,同时填报“综合评价招生”志愿,不填报视为放弃
录取顺序
第1批:清华大学等36所强基计划高校
第2批:南京大学等A类综合评价高校
第3批:本科提前批次
第4批:南京师范大学等B类综合评价高校
第5批:普通本科批次
每个批次分别录取,即使某批次未录取,也不占用志愿填报名额,也不影响后面的批次录取,属于增加的一次志愿填报和录取机会。
你好,江苏大学的综合评价分数算法主要由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科学文化素养、社会实践、体育健康等多个方面综合计算得出。
其中,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因素,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等。
思想政治表现包括政治理论课成绩、社会实践得分、思想道德表现等。
科学文化素养主要考察学生综合知识和文化素质素养,包括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科学素养及文艺修养等。
社会实践方面,学生的参与度、成果和评价都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因素。
最后,体育健康方面注重体育锻炼与健康状态,包括体育成绩、健康测试等。以上关键因素组合综合评定,得出江苏大学学生的综合评价分数。
江苏综合评价详细填写的流程:
1,学生账号激活和登录。
2,研究性学习一般指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小论文)、获奖证书、科技小制作的相关图片,视频等;高中必须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是高一下和高二上学期的必填项。课题成果报告(项目设计成果)上传(格式参考下载,文件形式word、pdf、jpg文件大小不超过3M)。
以南京大学为例
1.登录南京大学综合评价录取报名系统(http://bm.chsi.com.cn/),注册并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填写申报表。未按要求填写或填写不完整的视为无效申请。
(1)学生需在报名类型中选择“综合评价”;
(2)文科考生可填3个专业(类)、理科考生可填6个专业(类);
(3)上传个人证件照须为高考报名照片。
2.网上提交报名材料,不再寄送纸质材料,请确保上传的各项材料清晰可读。上传的证明材料须与申请表所列项目一一对应,一经提交不得修改。报名材料包括:
(1)由报名系统生成,且经中学核实并加盖学校公章的申请表扫描件。
(2)经中学教务部门盖章的高三年级期中、期末和模拟考试学习成绩单原件扫描件(只需提交报名考生所在页,并用笔加重划出);申请表中所填成绩应与扫描件一致,其中“年级人数”和“年级排名”指所在年级文科总人数或理科的总人数以及排名。
(3)有助于证明高中阶段综合素质、学科特长、兴趣爱好、发展潜质和社会责任的证书、作品和成果。
3.考生须提供真实准确的报名申请材料,若存在虚假内容或隐匿可能对考生录取产生不利影响的事实,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资格;已经入学的或毕业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
2021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条件为综合成绩优异,有竞赛奖项的优秀学生。
就是2021年的江苏综评,针对2021届高考生的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
1、申请材料切勿过度包装
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情况每年部分高校会考察,这要求考生对自己的材料有很深的了解和准备,在面试时甚至可能会要求考生进行现场展示。
另外面试时对于申请材料不要过度包装,夸大其词,看似把奖项与特长装潢得很华丽,实则给自己的面试挖下了大坑,万一填不上,自然只能名落孙山。
准备不是背材料要做到对自己的材料非常熟悉,但不意味着要把材料死记硬背过。在面试回答考官的问题时,不要复述材料内容。这些内容就摆在考官面前,再背一遍也是没有意义的。应当准备生动的事例,结合自身经历去扩充性回答,让考官确信材料的内容。
2、对专业和院校的准备
其实无论考生是否参加强基计划或综合评价,都应该对专业与学校有所了解,毕竟这对自己今后的大学学习甚至择业都影响深远。而在面试中,“你为什么报考这个专业”、“你为什么报考这个学校”、“我们为什么要录取你”这种问题几乎必考。
对于专业的深层次学习是在进入大学之后,考生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对于学校,要弄清楚报考高校的基本信息,如校训校风等,对其有一个大体、积极的认识;对于专业,要明白该专业大致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自己要报考,自己学习该专业有什么优势。
考生可以提前做以下准备:(1)登录高校官网,对高校的基本信息做到了解;
(2)登陆所申请院系的网站,了解课程设置,今后科研方向等;
(3)联系一名现就读于该高校该专业的学生具体了解有关情况,学长学姐很可能会给你非常实用且有针对性的建议;
(4)关注有关领域近年来的重大新闻,思考如何灵活运用与该领域相关的中学基础学科的有关知识。
3、对时事热点的准备
近年来,对时事热点的考察越来越多,这需要考生平时多做准备。现在是信息社会,想要了解信息的渠道都很多。况且推行素质教育,国家要培养思维灵活、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不提倡学生再埋头死读书、读死书,要关心时事、关心社会。
以往出题为了避免有人押题,往往回避热点,现在的考试更开放,出题迎着热点上。建议考生在面试前对最近一年的时事热点进行突击复习。如果有现成综合评价时事资料做参考当然更好,如果没有的话,建议以人民网、新华网官网或公众号等较为官方正统的渠道获取时事热点新闻。
要注意的是,看材料不是背新闻,主要目的是对新闻事件、热点话题有一个了解,不至于在面试时一问三不知。如果问及很偏僻的新闻,通常会给考生新闻背景。更重要的是对新闻事件、时事热点的评价,寻找其内在联系,做出自己判断,并形成一套思维方式。
比如面对一个热点争议话题,应当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意见,他们争论的焦点在哪里?这个热点对当事人,对社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对自己有什么启示。看新闻,更要看对新闻的评论分析,化为己用,学习评判思路与表达技巧,无形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4、综合素质的锻炼
与人交流的技巧,公众场合说话如何不怯场,面对压力如何保持思维的活跃,这些综合素质的锻炼是无法速成的,应当在平常高中的学习生活中多多锻炼逐渐提升,以下是一些建议:
(1)利用好课前演讲,展示的机会锻炼自己。一些科目例如语文英语等,经常组织课前演讲展示活动。其实课堂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此类活动尽量积极参加,在活动中学生会提升自己在公众场合说话时的自信开朗,对思维也是很好的锻炼。
(2)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课内学习的压力很大,高一、高二学生还有机会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例如模拟联合国、辩论活动、志愿活动等。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与人交流的能力,潜移默化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可以写进申请材料中的丰富个人经历,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3)利用平时的机会体会面试的感觉。一些社团招新或是大型比赛。大型活动,通常会有面试的机会,也可以利用班会等时间组织一些主题面试活动。如果在高中阶段有过面试体验,熟悉面试过程,在强基计划的面试时会从容不少。
(4)多自省,充分认识自己。对于自己的优缺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价值观以及理想等问题,并非是在面试来临时才需要想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可以多思考类似问题,这样可以在面试时也有话可说。
5、无法准备的问题不必慌张
在面试中,有些题目可以预测应该会考,但还有一些题目是天马行空、无迹可寻的,这类题目种类繁多,考察灵活,几乎不可能压中。
对于这类问题,不需要去刻意准备,因为考过的题肯定不会再考;也不必慌张,这类题无非是考察考生的心理素质,随机应变的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等等。考生只要面对考官,大方自信,如实回答即可。对于这类难题,还是有答题技巧的,志愿通面试训练营会帮学生梳理答题技巧。
6、积极参加模拟面试
面试前进行模拟面试很重要。可以请有经验的专家老师,按照真实面试的流程,进行模拟面试,也可以自己录音、录视频,但效果不如别人帮忙的好。
攻略可以短时间内集中传授,但能力却只有通过实战来提高,通过看文字的方式很难真正体悟到面试的感觉,而模拟面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发现自己的不足。模拟面试的具体作用:赛前热身。对于即将参加的面试,心中没底是很正常的,此时需要模拟面试现场进行热身,同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这个过程也能熟悉面试的基本流程,在真正面试时,更能找到感觉,轻车熟路,回答问题时的思路也能更加敏捷,克服紧张。
有的考生过度紧张,在面试时神态很不自然,比如面红耳赤,说话时的语速语调也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出现结巴等现象。要克服面试时的紧张,只靠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模拟面试。对于熟悉的场景布置,熟悉的面试流程,在真正面试时,看到这些相似的场景,能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发现问题。很多问题比如说话时的小毛病,手上的小动作,眼神的沟通等,是很难在真正的面试之外发现的,可能考生本身都没有注意到自己有这些问题。
而在模拟面试中,模拟的考官可以很清楚地发现问题,在正是面试时就能尽量避免,体验挫折。能参加综合评价面试的考生都是比较优秀的高中生,很多人一路走来顺风顺水,较少有受挫折的经历。在模拟面试中,模拟考官通常更加严格,目的就是发现问题,这样的过程能让考生提前体验挫折感,稳定心神,反思总结,然后更好地提升自己。当然,正式面试过程中的考官大多都很和善,并不需要紧张。